行業資訊 塑料及製品 資訊詳情
再生塑料行業嚴打非法 規範經營勢在必行
 再生塑料 2017-01-01 10:15:33

  自2017年的春節假期結束後,國家有關部門就啟動了一系列相關打擊活動,來打擊一些不規範的再生塑料加工利用行為。

  日前,海關總署在北京召開全國海關緝私工作會議,部署全國海關開展為期一年的打擊走私「國門利劍2017」聯合專項行動,重點針對「洋垃圾」、農產品、資源性產品、重點涉稅商品、毒品和槍枝等走私違法活動,開展專項打擊和集中整治。

  除海關總署部署打擊走私的「國門利劍2017」聯合專項行動之外,山東萊州再生塑料集散市場也一律被關停取締。與此同時,全國兩會開幕在即,不規範的、嚴重污染環境的再生塑料集散地加工行為必將面臨嚴厲的環保打擊。「在國家『大氣十條』『水十條』『土十條』等一系列新環保法規的監督下,再生塑料從業者必須要認真考慮轉型升級了,否則,傳統的經營之道必將無路可走。」從事循環經濟研究十餘年的北京師範大學環境學博士矯旭東分析道。

再生塑料行業嚴打非法 規範經營勢在必行

  規範經營勢在必行

  針對網上流傳的「再生塑料顆粒做大米」「黑色塑膠袋做紫菜」等視頻,經過調研發現,山東地區大米價格為4220元/噸左右,江蘇地區為4000元/噸左右,而再生白色透明塑料顆粒價格為7200元~7600元/噸,價格的巨大差距說明大米絕對不會是再生塑料所造,「塑料紫菜」也是同樣的道理。這樣的造謠視頻影響的不僅是紫菜農的切身利益,更讓大眾對再生塑料行業增加了許多誤解。這對本就受困於《塑料王國》紀錄片影響的再生塑料行業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

  無論是從國家環保政策的要求來看,還是從百姓對食品安全的高關注度來說,再生塑料行業轉型升級已勢在必行。總體來看,再生塑料行業中的一些不規範行為確實存在污染,但污染整體可控。事物都有兩面性,需要用辯證的眼光來看待。再生塑料行業內眾多優秀的企業和從業者正積極按照國家和地方政府的要求,不斷規範企業的經營行為,包括污水處理及除煙除塵設備的投入及更新。再生塑料的發展必將逐漸走向規範化、規模化、集約化和無害化,相信在國家政策日趨完善和社會各界環保意識不斷增強的情況下,再生塑料行業帶給社會的積極有利影響終將會掃除以往的陰霾。

  2017-2022年中國再生塑料顆粒行業專項調研及投資價值預測報告顯示:在當前新環保法的監管下,再生塑料行業的從事人員想要一次性解決環保政策的阻礙,就必須要做到合法的經營和合理的排污,只有這樣才能無懼「環保風暴」。正規化、規模化、集約化、園區化發展才是再生塑料行業最終走向光明的道路。再生塑料從業者要想走得更遠,就需要從改變自身開始,擴大生產規模、優化生產裝置是必不可少的。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