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LED 資訊詳情
LED產業區域格局改變 市場價格或小幅上漲
 LED 2017-01-01 11:29:42

  2016年經濟活動中呈現「價格漲聲」受國家供給側改革推進的大環境影響,LED行業也沒能避免漲價的風波,且LED行業對市場反應十分敏感,漲價一直持續上演。

LED產業區域格局改變 市場價格或小幅上漲

  LED產業區域格局改變

  在經歷了前些年的高速增長後,全球LED產業正逐步進入「高原期」,增速不斷放緩。其中,中國廠商的市場份額則持續提升,正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據統計數據顯示,在上游LED晶片領域,2016年中國市場規模達139億人民幣,同比成長9%,晶片國產率上升至76%,前十大廠商市占率上升至77%;而在中游封裝領域,2016年市場規模達到589億人民幣,同比成長6%,國產率上升至67%,前十大廠商市占率上升至43%。

  業內相關人士說,目前兩岸LED企業的技術差距正不斷縮小,大陸廠商在性價比上優勢明顯。從目前來看,擴產的廠商主要集中在大陸,由此預測,未來LED本土化率會繼續提升。

  除了上游LED晶片環節,在LED封裝環節,行業同樣正進入平緩發展期。業界預測,2015年至2020年複合增長率僅約6%,增速遠遜色於前些年。

  「雖然行業增長率顯著放緩,但產業區域格局也在發生改變,全球封裝產能正在加速向中國轉移」。余彬表示,像一些國際大廠,如飛利浦、三星等,正加大在中國的代工工廠產能。

  出於成本壓力,國內許多LED企業也正由珠三角向其他區域轉移,比如木林森等一些廠商開始嘗試向江西、江蘇等地轉移建廠。另外,由於產業格局逐漸明朗,行業巨頭已現,部分中小型企業轉型其他行業的跡象也開始顯現。

  另一研究機構DIGITIMES近日同樣指出,鑑於大尺寸LED顯示屏等LED產品需求增長迅速,2017年中國LED封裝企業產能將持續增長。另外,預計到2017年,中國LED外延晶圓和晶片製造商的產能將占全球總產量的50%以上。

  新技術新應用推動行業增長

  業內相關人士認為,展望2017年,LED市場競爭依然激烈,廠商將加速轉往小間距顯示屏、紅外線及紫外線LED等利基市場以求獲利,預估2017年全球LED市場產值將達154億美元,年成長4%。

  「小間距LED顯示屏市場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儲於超表示,由於小間距LED顯示屏帶動了LED使用數量呈幾何級數增長,吸引許多中國LED封裝廠擴充產能來搶攻這塊市場大餅。此外,紅外LED在安防、虹膜識別以及VR應用等領域商機無限。

  2017年另一件重要事情便是微LED產品可望問世。在專家看來,微LED是有機會取代OLED面板的次世代顯示技術,目前吸引了許多品牌大廠投入研發。雖然現階段微LED距離取代TFT-LCD(液晶)及OLED顯示器仍相當遙遠,但部分廠商已計劃推出相關應用,LEDinside預估2017年陸續會有微LED產品問世。

  據中山大學-卡內基梅隆大學聯合工程學院助理教授劉召軍介紹,微LED被認為是理想的下一代顯示技術,其應用將包括大中尺寸的戶外/室內大螢幕、桌面電腦/筆記本電腦顯示器、手機/數位相機/可攜式投影機螢幕、智能手錶/手環等可穿戴產品。

  另外,像工業照明、車用LED、LED燈絲燈等利基市場也廣受追捧。LEDinside分析師王菊先認為,2016年全球工業照明市場規模為29.32億美金,之後幾年以超過15%的增長率成長,預計到2020年,市場規模將達52.04億美金。

  「目前,車用LED的外裝趨勢最有爆發性,車向燈、尾燈等選用LED的方式越來越多,由於LED本身體積小、亮度強,提升了整個汽車的設計美感。」億光車用中心副處長王忠偉稱。

  市場價格或小幅上漲

  由於上游原材料成本上升,LED行業進入全面漲價浪潮。去年5月,台灣晶電開啟第一波晶片漲價浪潮,隨後大陸的三安光電、華燦光電跟隨漲價。目前,漲價浪潮已傳導至終端消費應用。業界預測,2017年LED行業將維持目前狀況,價格甚至有進一步小幅上漲的空間。

  業內相關人士認為,自2016年至今,LED行業先後出現了五輪漲價,價格上漲的主要因素是供給端原材料價格上漲,以及需求端的小間距LED顯示屏這一細分領域的快速增長。

  在他看來,前兩年國內LED晶片價格曾大幅下滑,因此2016年的漲價其實是暴跌後的築底反彈。但另一方面,由於漲價帶來的部分LED產品供應緊缺現象,並不是市場的全面逆轉,而只是結構性缺貨。

  由於當前的漲價主因是成本因素,需求增長惠及的企業不多,因此漲價受益面相對有限,主要集中在顯示屏供應鏈以及有能力向下游轉嫁成本的生產環節。LED行業進入全面漲價風波,這就有利於微LED產品的問世,使得微LED會在這一時間得到較大的發展。從而獲利。更多相關LED行業資訊分析請查閱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LED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