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稀土行業供給總體呈現緊縮格局。隨著下游開工旺季的到來,需求預計將穩步增長。行業基本面向好態勢有望進一步強化,未來稀土相關概念也將有表現機會,值得跟蹤。
在兩市的弱勢回調中,此前持續回落的稀土相關概念近兩個交易日表現較為強勢,堪稱盤面中不多的看點之一,昨日臨近尾盤的逆勢拉升也再度使得概念被部分投資者所重視。
2016年和2017年,稀土開採指標和冶煉分離指標分別為10.5萬噸和10萬噸,且指標已逐步向六大稀土集團集中,行業整合已經完成。2018年上半年,稀土開採指標和冶煉分離指標分別為7.35萬噸和7萬噸,較去年同期增長40%、39.8%。而近期稀土價格再度走高,氧化鋱出廠含稅報價一度每噸上漲5萬元。2017年稀土行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840.4億元,同比增長12.4%;實現利潤74.7億元,增長38.3%。
2018-2023年中國稀土金屬行業細分市場研究及重點企業深度調查分析報告表示,當前全球經濟呈現良好的復甦態勢,IMF對全球經濟展望繼續持樂觀態度,相比前次預測,發達經濟體和新興經濟體的經濟增速均被上調。而受益於有利的政策調控與供給側改革,中國經濟增長維持穩定,全球經濟向好有利於提振金屬需求。由於之前有色金屬價格處於低位導致全球礦業投資增速下降、金屬供給增加有限,加之中國在最近一年環保督查趨嚴、供給側改革推進使金屬供給減少,供需基本面支撐金屬價格上漲。
稀土價格出現持續上漲。統計數據顯示,自5月28日以來截至6月12日,氧化鐠釹出廠報價由32.5萬元/噸上漲至33.8萬元/噸;鐠釹合金出廠報價由41.5萬元/噸上漲至42.5萬元/噸;中重稀土方面,氧化鋱由295萬元/噸上漲至308萬元/噸,氧化釓由11.7萬元/噸上漲至13.8萬元/噸。
分析人士普遍認為,下游磁材企業開始逐步補庫存,對稀土價格形成一定的拉動,同時環保核查造成冶煉廠開工率進一步下滑,導致供應量減少。尤其是一些主流稀土氧化物,供應表現緊張,上游廠家惜售,下游詢單量增加,主流稀土商品價格上漲。稀土行業步入新一輪漲價周期,相關上市公司業績增長有望進一步提升,中報業績確定性較高的龍頭標的或現交易性機會。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王江平帶隊分別赴包頭市、呼和浩特市調研稀土、乳製品產業發展情況,王江平指出內蒙古在重化工領域基礎好、優勢明顯、初具規模,稀土產業在全國影響力較大,希望包頭市政府進一步強化稀土資源管控,加大科技引領力度,創新投資體制機制,推動本地稀土產業做大做強。
稀土行業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普遍較好,成為機構提前關注的重要原因。據同花順數據統計,在38家稀土相關上市公司中,今年一季度歸屬母公司淨利潤實現同比增長的公司達到23家,占比60.53%。中報業績預告方面,截至目前,已有10家公司披露中報業預告,業績預喜公司達到8家,占比八成。
在「漲價+成長」兩重利好共振下,近期,機構對稀土龍頭標的的關注度逐漸上升。統計發現,二季度以來,共有10家相關上市公司受到了機構調研,橫店東磁、大洋電機等2家公司期間累計接待調研機構家數均在10家以上,中科三環、徐工機械、江特電機等3家公司也被機構集中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