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我國是乳製品大國,每年都需要大量的雞蛋。在疫情之下,我國的養雞行業出口全面停滯,基本都是國內自產自銷了。以下是最新2022年養雞行情預測。
蛋雞產業以血緣關係為紐帶,縱向代際制繁育生產。從原種雞、曾祖代蛋種雞到商品代蛋雞及雞蛋產品形成嚴格的縱深代次繁育體系。結合繁育代際關係及產業結構劃分看,蛋雞產業已逐漸形成清晰的三層產業結構。
最新2022年養雞行情預測指出,2013年以來,受禽流感疫情、豬肉的供求關係、 新冠肺炎疫情等影響,我國共經歷過4輪雞周期。2019年底以來,黃羽雞行業經歷 長達近2年的虧損。隨著行業產能持續去化,2021年11月中下旬始,雞價出現觸 底回暖,目前國內黃羽雞價已在行業盈虧平衡線以上。
2021年,我國從加拿大、美國引進海蘭、伊莎品種祖代共計15.71萬套,同比下降35.42%。進口祖代企業有瀋陽華美畜禽、正陽縣新楊家禽、華裕農科、寧夏曉鳴、北京農效、河南豐園禽業。
進入2022年,我國雞蛋進出口貿易量在禽蛋總產量中的比重在穩步上升。一季度全國雞蛋出場價、批發價處於近十年同期最高位,零售價處於次高位,其中,1月份全國雞蛋出場價、批發價、零售價均為近十年同期最高。主要原因在於雞蛋的供給能力偏低。
根據最新2022年養雞行情預測數據,2-5月,我國在產蛋雞存欄震盪下滑,近兩個月才連續小幅回升,雞蛋供給雖有恢復,但還處於相對低谷期,為雞蛋價格相對高位提供了有力支撐。不過,雖然全國在產蛋雞存欄處於相對低位,但仍高於近4年同期平均水平,能夠保障雞蛋的有效供給。
作為一個經濟增速居前的人口大國,人們對雞肉、蛋的消費能力是不容小覷的,旺季可以更好的加速三黃雞的去產能。同時,2022年上半年肉類進口量在持續下降,雞肉進口量連續下降五個月。國內三黃雞去產能加快,進口量下降,才能利好我們的廣大養殖戶,縮短養殖業的「寒冬」。
一是整個行業的產量不會有太大增長(除了極少數養殖巨頭保持個位數的增長外,中、小企業及散養戶均沒有從過去兩年因連續虧損的減產中恢復過來),供需關係比較平衡,產品價格大多可保持在盈利線上下附近。最新2022年養雞行情預測指出,二是經過兩年行業困難時刻的煎熬和鍛鍊,能夠挺下來的企業都有韌性且應該比較理性,也有其生存之道,應付困難的心理和能力都有了提高。
綜合來看,當前階段的行情反彈是建立在節後較低的開市價格基礎之上,短期內低價區仍不乏微幅補漲可能,但是在二批備貨完成之後,當前的反彈行情或將對於平靜。
以上就是最新2022年養雞行情預測的大致介紹了,如需進一步了解更多相關行業資訊可點擊中國報告大廳進行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