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貨 內容詳情
2013年百貨行業現狀分析
 百貨 2013-06-24 17:14:28

  從長遠來看,2010-2020年,中國消費需求將在經濟增長中居於主導地位。受益於宏觀經濟增長、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城市化及消費者消費理念轉變等因素,預計2009-2010年,中國百貨行業將保持8%-10%的平穩增長速度;到2020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將超過20萬億元,百貨行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將大大提高。未來中國百貨行業發展空間巨大。現對百貨行業現狀分析如下:

  2013年一季度百貨景氣恢復速度放緩

  隨著通脹的回落,消費者邊際消費傾向開始向上,百貨公司的收入增速在三季度開始逐漸企穩回升,品牌公司的庫存高企,也使得渠道的議價能力能進一步提升,在經歷了去年底開始的加薪潮後,人力成本上升的壓力將漸漸減輕,而由於經濟不景氣,當前新簽 項目的租金及簽約條件也有了一定程度的緩和,從去年四季度開始,百貨公司的盈利增 速將逐漸走出低谷,但進入13 年來,由於經濟復甦的力度較弱,政府反腐力度的加大, 使得行業整體的上升速率有所放緩。

  市場需求的變化

  隨著專業化和綜合化的業態演進,零售業按品類和目標客戶群細分業種,傳統百貨業的空間更趨「窄小」。 今年來,由於消費品市場的極大發展,百貨店作為經營選購品的專業店,開始向兩極分化,一極是大眾時尚商品,另一極就是奢侈品,市場進一步細分。單純的以商品經營為特徵的百貨店越來越向類別化特色化發展,而與品牌供應商建立全面的供應鏈合作,成為品牌供應商的分銷渠道和服務平台。

  百貨業未來的發展趨勢

  改變經營方式,向自營模式轉型

  百貨企業採用自營模式主要有三種途徑:一發展自有品牌。百貨商店發展自有品牌,改善商品同質化的局面,吸引消費者,獲得競爭優勢的同時還可以提升企業形象;二建立買手團隊。在買手經營模式下,百貨公司根據顧客的需要變化精心挑選要採購的商品,對市場需求非常敏感性,能夠很好地把握消費需求的動態;三是買斷經營。買斷經營是百貨企業對某品牌一系列產品的買斷經營。百貨店可以以很低的價格從廠商進貨,並擁有該品牌一些系列商品在某區域的獨家經營權

  更新經營理念,「特色化、主題化、品牌化」成為百貨店競爭的顯著特點

  現代百貨是以緊跟時代發展展現現代美好生活為主題的百貨經營方式。傳統意義上的百貨商店一般認為面積平均在7000平方米左右,商品至少包括流行服飾,化妝品,家居用品和其他更寬泛的品類,一般是不同的商品部分布在不同的樓層。與其他業態店相比,百貨商店最大的缺點是價格較高和方便不夠,即貨幣成本、時間成本和體力成本較高。但隨著城市商圈的重新定位和迅速發展,百貨店必須迅速完成從業種經營為主轉換到業態經營為主的改造。

  未來五年,我國零售百貨行業發展的著力點不在於追求更高的增速,而在於正確處理好增長速度與結構、質量、效益、環境保護等的重大關係,改善和提升產業整體素質,著力提高技術創新能力、國際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百貨相關研究報告
百貨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