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 內容詳情
2025年半導體行業分析:國內半導體設備銷售額超過495億美元
 半導體 2025-04-17 15:13:12

  2025年,中國半導體行業在自主可控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進口依賴度持續下降。2024年中國半導體產業銷售額超過1800億美元,占全球市場份額的29.45%。同時,中國集成電路出口額持續增長,2024年晶片成為中國第一大出口商品,出口金額折合人民幣約1.2萬億元。在外部壓力和政策支持的雙重推動下,中國半導體行業正加速實現技術突破和市場拓展。

半導體行業分析

  一、半導體市場韌性:全球最大市場與銷售額增長

  中國已連續多年成為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市場,占據全球市場份額近三分之一。《2025-2030年中國半導體行業發展趨勢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2024年,中國半導體產業銷售額超過1800億美元,占全球市場份額的29.45%。從2016年至2024年,中國半導體產業銷售額穩步上升,2021年達到歷史巔峰,接近1900億美元。2022年至2024年,銷售額持續保持在1800億美元以上。中國半導體產業對全球的貢獻度維持在三成左右,2021年創歷史新高,接近35%。這一龐大的市場需求為半導體產業的自主可控提供了堅實基礎。

  二、半導體技術韌性:關鍵領域實現突破

  近年來,中國半導體產業在技術層面取得了顯著進展,特別是在關鍵領域實現了突破。半導體行業分析資料顯示2024年,中國半導體設備銷售額超過495億美元,從2012年至2024年複合增速超過28%。中國半導體設備在全球的市場份額首次突破40%,較上一年增加近8個百分點。在MCU晶片領域,中國半導體基本實現自主可控,特別是在消費電子領域,國產MCU市場份額逐年擴大,已開始占據市場主導地位。此外,復旦大學團隊研發的「無極」二維半導體晶片實現了微米級工藝的納米級功耗,反相器良率達99.77%,較國際同類研究水平大幅提升。

  三、半導體政策韌性:支持與反制並舉

  半導體產業已成為衡量國家科技實力和綜合國力的重要標誌。近年來,外部環境的變化促使中國加快半導體產業的自主可控步伐。2022年以來,美國多次針對半導體領域出台大規模出口管制措施,給中國半導體產業帶來了短期衝擊和長期挑戰。在此背景下,中國採取了一系列支持和反制措施。2024年12月,中國對24種半導體製造設備和3種關鍵軟體工具實施出口限制。4月11日,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發布《關於半導體產品「原產地」認定規則的通知》,明確「集成電路」原產地按照四位稅則號改變原則認定,即流片地認定為原產地。這些措施不僅保護了國內半導體市場免受衝擊,還推動了國產自主替代的需求轉向。

  四、半導體進口依賴度下降:市場多元化與國產替代加速

  中國半導體產業在政策支持、周期反轉和增量創新等因素的驅動下,進口依賴度呈下降態勢。海關總署數據顯示,中國集成電路進出口貿易持續向好,其中集成電路出口額持續增長,2024年晶片成為中國第一大出口商品。與此同時,集成電路進口金額雖然仍呈現增長趨勢,但增速放緩。自2019年至2024年,集成電路進口金額複合增速為4.77%,較2013年至2018年的複合增速下降1.4個百分點。從集成電路進出口貿易比值來看,該比值自2018年以來逐年下降,2024年為2.42倍,較2007年峰值下降超一半。此外,中國半導體設備對單一地區的依賴度正在下降,進口地區逐漸多元化。

  五、半導體資本市場助力:資源傾斜與併購重組加快

  得益於政策支持,國產半導體領域獲得更多資源傾斜。A股半導體公司數量占比呈上升趨勢,國內半導體產業併購重組步伐加快。2019年至2021年,A股半導體公司數量占當年公司總數的比重持續低於5%,但2022年以來占比大幅提升,2024年達到10%。2024年以來,半導體行業擬IPO公司受理時長大幅縮短。從一級市場首發募資來看,2022年至2024年,半導體公司年度募資金額占A股整體募資比重持續超過10%,2023年創下20%以上的峰值。2024年,新「國九條」、「科創板八條」、「併購六條」等一系列政策激活了併購重組市場。2024年以來,有20家公司披露半導體併購重組事件,除5家失敗外,其餘15起案例大多處於「董事會預案」階段。

  六、半導體行業迎來業績復甦

  隨著行業的復甦,半導體公司業績回暖趨勢明顯。2024年,半導體公司業績迎來大幅逆轉。數據顯示,2022年和2023年,半導體上市公司淨利潤大幅下滑,但2024年增幅轉正,剔除巨虧的公司後,行業淨利潤增速接近30%。從單家公司來看,斯特威-W、德明利2024年淨利潤增幅均超過10倍。長川科技2024年淨利潤增幅下限超過7.5倍。上海貝嶺、中微半導、普冉股份2024年業績扭虧。進一步來看,2024年實現盈利且增幅超過40%,機構一致預測2025年、2026年淨利潤增幅均超過40%的公司有14家,其中在國內或全球具備領先地位的公司有11家。

  總結

  2025年,中國半導體行業在市場、技術和政策三大韌性的支撐下,正加速實現自主可控,進口依賴度持續下降。龐大的市場需求和銷售額增長為產業發展提供了堅實基礎,技術突破和市場替代加速推動了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政策支持和反制措施則為應對外部挑戰提供了有力保障。資本市場對半導體產業的資源傾斜和併購重組的加快,進一步推動了行業的整合與升級。隨著行業的復甦,半導體公司業績回暖,展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未來,中國半導體行業有望在全球市場中占據更重要的地位,實現從「半導體進口大國」向「創新藥輸出國」的轉型。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半導體相關研究報告
半導體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