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處方藥銷售額呈增長態勢,2010年,全球處方藥銷售額為6870億美元。到2017年全球處方藥銷售總額達到7890億美元,同比增長2.6%。處方藥可以分為三大類別,分別是非專利藥物、罕見病藥物、除了非專利藥物、罕見病藥物以外的處方藥。以下對處方藥行業布局分析。
處方藥行業布局分析,2018至2024年,全球處方藥的年複合年增長率6.4%,處方藥行業分析指出,到2024年,處方藥銷售額預計將達到1.2萬億美元。全球處方藥增長將受到持續採用和預期推出的新療法的推動,這些療法將解決關鍵的未滿足需求,以及全球範圍內獲得更多的診療服務。
2010-2017年非專利藥物占處方藥的比重情況
藥企在將品種投放到零售渠道,醫院也有積極性將藥品銷售導流出醫院,但是作為處方藥,醫生開具處方是其中最關鍵的一環。隨著醫藥分開、降低藥占比、流通兩票制等醫改政策落地,處方外流已是大勢所趨,此前徘徊在醫改邊緣的零售藥店,成為一股不容忽視的社會力量。現從三大模式來分析處方藥行業布局。
模式一:將限價處方藥與有價格彈性的OTC藥品、器械、保健品搭配銷售從「疾病管理」角度出發,優化藥店產品組合,滿足特定疾病領域患者需求。處方藥行業布局分析,藥店從患者購買產品、廠商營銷費用中獲利。項目設計和執行相對簡單、見效快,但容易被競爭對手複製,且業務運營資本受限於藥店盈利水平,直接影響新業務拓展的速度。
模式二:整合處方導流、藥品配送、患者金融等多項創新服務,作為差異化競爭優勢爭取製藥企業新產品的全國分銷權/代理權,通過分銷或代理業務獲利醫藥分銷和零售集團從「患者體驗」出發,尋找患者在重疾新特藥或慢病用藥處方獲取、購藥途徑、支付手段等方面未被滿足的需求。處方藥行業布局分析,醫藥分銷和零售集團整合內部事業部以及外部合作夥伴(如第三方醫藥配送服務商、電子商務平台、醫療數據服務商、銀行及商業保險等金融機構)資源,發展創新業務模式。藥店不僅能從患者購買產品和服務,以及上游廠商營銷費用中獲利,還有可能藉助外部合作夥伴的力量緩解、延遲、分散創新業務直接盈利的壓力。
模式三:處方藥行業布局分析,針對腫瘤和罕見病,提供伴隨式診斷、基於真實世界數據(RWD)和(AI)的第二診療意見、新特藥配送和藥事服務,打造患者全病程管理從推動癌症/罕見病的靶向療法和免疫療法出發,結合公立醫院診療能力、第三方檢測中心、醫學資料庫和傳統藥品配送能力,解決患者在基因分型、用藥方案選擇、伴隨式診斷和用藥方案調整等環節中面臨的信息不對稱問題,也為臨床醫學專家和藥品審評機構提供可信的真實世界數據。
儘管市場放量和行業爆發仍然面臨很多挑戰,但醫藥分家是中國醫療改革的大方向,處方藥零售擴容是改革的必然產物。企業需要緊跟醫改政策方向,提早布局,以獲得競爭先機。處方藥行業布局分析認為,處方藥零售並不是簡單的改變藥品銷售場所。開拓這一市場,製藥企業和連鎖藥店需要聯合信息服務商、現代物流配送網絡、藥事服務平台、患者管理和疾病管理專業機構等新業務夥伴,以患者為中心,積極與政府合作,構建增值、高效、安全的創新業務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