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能電池 內容詳情
儲能電池發展前景
 儲能電池 2018-07-05 10:52:47

  我國儲能市場前景已毋庸置疑,技術、應用領域和切入點才是各方主體在2017年關注的焦點。2017年中國儲能電池產量為3.48GWh,同比增長11.5%,未來隨著技術逐漸成熟、成本的逐步下降,儲能市場有望成為拉動電池消費的另一增長點。以下是儲能電池發展前景分析。

  儲能電池發展前景

  中國的儲能於2011年起步,近幾年保持著強勁的增長態勢。隨著新能源產業的飛速發展,儲能市場作為其附屬產業也迎來了爆炸式的發展,事實上,無論是光伏、風電、水電或是其他可再生能源,還是傳統的電網或內燃機分布式能源,都離不開儲能技術的支持,儲能電池產業也成為了能源變革的戰略樞紐。

  2017中國儲能產值55億元,同比增長5.8%。2017年增長動力仍然來自家庭儲能、電網儲能及通信基站。國內通信基站儲能受4G的大面積普及及2015年成立中國鐵塔公司的影響,鋰電池在通信領域的應用將持續保持上升態勢。

  根據2018-2023年中國儲能與電池行業市場發展現狀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顯示,中國儲能電池行業將進入成長期,未來5年複合增速將超過15%,市場潛力較大。在日漸興起的能源網際網路中, 由於可再生能源與分布式能源在大電網中的大量接入,結合微網與電動車的普及應用,儲能技術將是協調這些應用的至關重要的一環,儲能環節將成為整個能源網際網路的關鍵節點;能源網際網路的興起將顯著拉動儲能的需求。儲能電池生產技術快速進步,使得鋰電池產品成本下降,將提升儲能電池產品相比其他儲能技術的競爭力,儲能電池在儲能領域的市場滲透率逐漸提升,也將進一步推動應用市場規模相應增長。

  從技術路線上來看,根據能量轉化介質的差異,儲能電池方法可分為:物理儲能、化學儲能、熱儲能、電磁儲能等。由於不同的儲能技術工作原理和成熟度存在差異,因此在性能特點、經濟成本和場地要求等方面各有差別。

  從政策面看,國家對於儲能電池領域的重視也將極大促進這一行業的發展,在《能源技術革命創新行動計劃(2016-2030年)》、《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中國製造2025—能源裝備實施方案》等多項政策中,儲能領域均被提名,這也給了儲能項目一定的准入空間和支持力度。

  2017年3月,國家能源局印發《關於促進儲能技術與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首次明確了儲能在我國能源產業中的戰略定位。《指導意見》中明確規定,「十三五」期間儲能的主要目標是實現儲能由研發示範向商業化初期過渡,「十四五」期間實現由商業化初期向規模化發展轉變,對儲能電池領域同樣是一大利好。

  綜上所述,儲能電池主要是指使用於太陽能發電設備和風力發電設備以及可再生能源儲能能源用的電池。未來,隨著儲能技術不斷突破,專家預計2019到2020年,儲能電池和鋰電池循環使用壽命大於5000次,每千瓦時發電單位成本低於1500元,轉換效率大於80%;全釩液流電池循環壽命大約10000次,每千瓦時發電單位成本低於1500元,轉換效率大於70%。儲能電池行業也會發展的越來越好。以上是儲能電池發展前景分析。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儲能電池相關研究報告
儲能電池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