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U 內容詳情
CPU行業現狀分析
 CPU 2021-03-09 10:42:22

  CPU是信息處理、程序運行的最終執行單元,美國企業(英特爾、AMD、高通等)是我國CPU產品的主要供應商,國產處理器晶片的主要參與者有龍芯、兆芯、飛騰、海光等,以下是CPU行業現狀分析。

CPU行業現狀分析

  我國CPU市場規模和潛力非常大,龐大的整機製造能力意味著巨量的CPU採購。據CPU行業分析數據,2020年國內智慧型手機產量高達13.69億台,計算機整機產量也達到3.2億台。雖然近些年,計算機整機和智慧型手機產量增長都出現瓶頸,由於這兩類產品體量龐大,CPU的需求量大且單品價值非常高,市場規模依然非常可觀。

  伺服器CPU伴隨著整機出貨的快速成長,需求量增長也較為迅速。CPU行業現狀分析指出,2020年國內伺服器出貨量達到330.4萬台,同比增長26%,其中網際網路、電信、金融和服務業等行業的出貨量增速也均超過20%。另外,國內在物聯網、車聯網、人工智慧等新興計算領域,對CPU也存在海量的需求。

  低端晶片領域已經做到自給自足。CPU是追趕難度最大的高端晶片。英特爾幾乎壟斷了全球市場,國內相關企業約有3-5家,但都沒有實現商業量產,仍然依靠申請科研項目經費和政府補貼維持運轉。

  前500名超級計算機數量中,中國占比46%處於絕對領先的地位,美國23%次之,之後是日本等其他國家。在國內有如此大需求的背景下,伺服器晶片擁有廣闊的空間,並且晶片也國產化迫在眉睫。

  龍芯等國內CPU設計企業雖然能夠做出CPU產品,且在部分指標上可能超越國外CPU,但由於缺乏產業生態支撐,還無法與占主導產品競爭。CPU行業現狀分析指出,從龍芯,海光和兆芯,申威,再加上一些交換晶片,ARM架構的處理器,中國基本上能實現整個計算機和網絡設備的全自主。

  目前,全球伺服器自主品牌參與者主要包括戴爾、HPE、浪潮、華為、新華三、聯想、IBM、曙光和寶德等。2020年全球伺服器市場前三依次是戴爾、HPE、浪潮,市場份額分別為17.8%、14.8%和7%;中國伺服器市場前三名依次是浪潮、華為和新華三,市場份額分別為28.7%、16.4%和13.1%,排在後面的依次是戴爾、聯想、曙光和寶德,合計占比32.1%,ODM廠商占比2.9%。

  長期來看,我國仍將是全球最大的CPU消費市場。首先,針對5G的推廣應用,智慧型手機將面臨著大量的換機需求,2025年年底有望進入實質性增長階段。其次,PC雖然未來相對疲軟,但用戶基數非常龐大;預期未來幾年國內雲計算市場規模增速將持續保持在30%以上,因此伺服器晶片市場將繼續在雲計算、企業數位化轉型中受益,以上便是CPU行業現狀分析所有內容了。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CPU相關研究報告
CPU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