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十三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的目標,到 2020 年,全國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總量控制在 1,580 萬噸、1,574 萬噸以內,預計較 2015 年將分別下降 15%和 15%。那麼大氣治理行業發展前景會是怎麼樣的呢?
通過對大氣治理行業發展前景的詳細分析得知展望」十三五」,火電超低排放改造、廢脫硝催化劑處理處臵、燃煤工業鍋爐大氣污染治理、非電重點行業除塵脫硫脫硝及第三方專業化治理等方向將成為」十三五」除塵脫硫脫硝行業發展的重要趨勢。從大氣污染治理投入增速及其占環保總投入的比值來看,由於‚十一五、‚十二五期間實現了翻倍增長,預計」十三五」期間比重將明顯下滑,大氣治理板塊將趨於平穩。 在 2017-2018年全國超低排放改造結束以後,燃煤電廠大氣污染物減排的增量與新增投資的關聯性不高,而主要來自於強監管的背景下,電廠實現達標排放。
大氣治理行業:龍頭已現,把握估值判斷業績。目前燃煤電廠煙氣治理髮展較為成熟,非電行業煙氣治理有望加速釋放。從2016年脫硫脫硝合同簽訂情況看,清新環境、龍淨環保龍頭地位凸顯,龍頭企業市場份額約20%左右,燃煤電廠煙氣治理行業CR10達到80%以上。未來非電行業需求釋放的動力來源於排放標準提升、執法力度增強。大氣治理龍頭拿單情況呈現出燃煤電廠訂單增速放緩,燃煤鍋爐、鋼鐵等領域訂單大幅增加的特徵。
危廢處置行業:小而散,看併購看業績。根據《2017年全國大、中城市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年報》,2016年末全國危廢經營資質量6,471萬噸,處於絕對龍頭地位的東江環保在手資質量約170萬噸/年,市場份額僅3%。危廢處置行業CR10僅為9%,市場極為分散,行業毛利率較高。近年來多數企業通過外延併購的方式跑馬圈地,認為中短期內危廢處置行業仍將處於供不應求的景氣階段,但也會伴隨行業集中度的提升。
垃圾焚燒發電行業:重資產特徵下,國企更具優勢。截至2015年末全國城鎮垃圾焚燒處理設施規模為23.52萬噸舊,根據《「十三五「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設施建設規劃》,2020年我國垃圾焚燒處理設施規模將達到59.14萬噸舊,『十三五」期間年複合增速20.25%,由此估算2017年末垃圾焚燒處理設施規模約34萬噸舊,錦江環境、光大國際作為第一梯隊企業,市場份額均超過10%,整個行業CR10約56%。垃圾焚燒項目初始投資額高,屬於資金密集型行業,國有企業更具優勢。市場份額較高的企業中,國有企業占比明顯高於民營企業。在行業仍具備增長潛力的背景下,看好龍頭企業市場份額進一步提高的前景。
通過對大氣治理行業發展前景的詳細分析得知 2016年 12月國務院印發的《」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中明確指出,在」十三五」期間,加大了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力度,全力推進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生態環境質量有所改善,完成了‚十二五規劃確定的主要目標和任務。單就重金屬污染及防治方面來說,到 2015年,基本完成了 50個危險廢物、273個醫療廢物集中處臵設施的完成,歷史遺留的 670萬噸鉻渣全部處臵完畢,鉛、汞、鎘、鉻、砷五種重金屬污染物排放量比 2007年下降 27.7%,涉重金屬突發環境事件數量大幅減少。十三五期間,爭取 20個左右地區退出重點區域,同時建立‚錳三角(錳礦開採和生產過程中存在嚴重環境污染問題的重慶市秀山縣、湖南省花垣縣、貴州省松桃縣三個縣)綜合防控協調機制,統一制定綜合整治規劃,力爭在 2018年底全國重金屬環境監測體系。以上便是筆者對大氣治理行業發展前景的詳細分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