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我國流動人口2.3億人,對應租房比例為67%,房屋租賃行業市場總規模約為2萬億。2016年房屋租賃行業交易市場GMV為15萬億元。預計到2020年在我國一線城市中,20-30歲的房屋租賃族占比高達77%,且租房階段延長。以下是房屋租賃行業現狀分析。
房屋租賃行業現狀
我國的租賃人口只占11.6%,遠低於發達租賃市場約30%的標準。但隨著我國一線城市房價的攀高,《報告》預測,我國租房人口占比在全國層面將超過30%,一線城市會超過40%,未來個別城市甚至將會有超過50%的人租房居住。從現實的人口流動出發,租賃行為將主要發生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
目前我國年租金規模約1.38萬億元,2016 年房屋交易市場GMV 為15萬億元,在中美日三個國家中位列第一,但是租金規模與交易市場規模比值僅為7%;美國租賃市場GMV34511億元,位列第一,交易市場GMV69000 億元,位列第二,二者比值50%;日本租賃市場GMV為 7234億元,交易市場GMV 為10000億元,均位列第三,但是二者比值高達 72%,位列第一。
根據歷年人口普查的數據推算,2000年我國住房租賃比例僅有20.55%,到2010年我國住房租賃比例僅上升了 0.5個百分點,達21.05%,我國住房自有率也常年維持在70%以上的水平,遠高於西方已開發國家。我國主要是通過自建房屋和購買商品房的形式來滿足居民的住房需求,而相對經濟較為發達的美國、英國、法國、德國和日本,其住房自有率分別在 50-70%左右,其中德國更是在50%以下,大部分人群以租賃為主要的居住方式。
根據國家已開發國家經驗,城市經濟越發達,其房價水平越高,帶來的購房壓力相應越大,租房就成為居民滿足居住需求的主要途徑。紐約的住房自有率近年來約維持在 30%到 35%的水平,而日內瓦和柏林其住房自有率僅有不到 15%的水平,租賃住房成為這些區域主要的生活方式,而上海2014年住宅出租面積僅達72.16 萬平,僅占當年住宅銷售面積的 4%,住房自有率水平高達 70%,反映出國內住房租賃市場發展的滯後和緩慢。
未來,國內房市租金下降已經成為一種必然趨勢。有關專家分析,房價過高時,租金反而不會無限期上漲,對發出一定的警告,這樣對房地產市場的平衡也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同時,經濟的持續上漲也會為租金的上漲提供強有力的支持,房產的價值過高時,可能就會出現下跌的趨勢了。國內房屋的租金到底會升還是降,還需要經過時間的檢驗。
對未來房屋租賃行業發展建議
一、在工商登記方面,建立住房租賃企業設立、變更、備案一站式審批制度,市、區工商行政主管部門應根據企業申請,在企業名稱中增加「公寓」,經營範圍中增加「房屋租賃」和「住房租賃」的行業表述,給予住房租賃企業及時、快速的工商註冊辦理。
二、對於工業、商辦、集體用地等需盤活的存量資產,可參照利用存量工業用地開發創業產業園的模式,進行改建式租賃住房開發、整體持有經營,一定年限後,可整體轉讓。對農村地區空置/閒置住房,應鼓勵相關投資主體進行改造後開發後轉化為租賃用房。具體操作可由企業向市或區房管部門提出申請:按照「一事一議」原則,由規劃、建委、公安消防、房產、國土等部門參與聯席會商機制,通過會商將房屋等按規定改建為租賃住房,不改變土地使用性質、使用年限和容積率。按規定改建後的住房租賃,可參照賓旅館業消防報驗標準進行消防備案及驗收申報。
綜上所述,我國租房比例較低、 自住率高企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租房-購房市場之間的失衡。未來,年輕人一般在步入社會3年後開始有穩定的租房需求,這是一個巨大的市場,也是廣大房地產開發企業轉型升級的重要的現實機遇,租賃需求將不斷升級,我國房屋租賃行業將進一步發展。以上是房屋租賃行業現狀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