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翻譯是針對不同國家的語言翻譯成不同國家的人在交流的時候能聽懂的語言服務工作,也是各國領導人在互相溝通的時候,必定搭配翻譯人員。翻譯人員在國際市場和國內市場都是非常搶手的。以下對2022翻譯行業現狀及前景。
和西方國家相比,我國的翻譯行業起步較晚,進入21世紀後,全球經濟一體化和「一帶一路」戰略構想使得語言服務市場進入迅速發展時期。2022翻譯行業現狀及前景指出,在我國翻譯一直被國人認為是一種投入高而附加價值低的服務。
根據2022翻譯行業現狀及前景數據,2021年我國含有語言服務業務的企業423547家,以語言服務為主營業務的企業達9656家,北京是語言服務企業數量最多的地區;語言服務為主營業務的企業全年總產值為554.48億元,相較2019年年均增長11.1%。
從企業規模來看,截至2021年底,我國語言服務企業中註冊資本在100萬元以上的企業數量僅占總數量的17.86%,而註冊資本在0-10萬元的企業數量占到了總數量的42.69%;我國語言服務行業企業規模普遍較小。
從產值分布來看,註冊資本在100-500萬元的1265家企業創造了177.1億元的產值,占行業總產值的31.94%,是行業的中堅力量。
教育培訓、信息與通訊技術、智慧財產權是最主要的翻譯業務領域,分別占了41.1%、40.8%、38.3%。
從語言細分來看,「中譯外」和「外譯中」服務內容在語言服務業務中分別占37.1%和37.7%,「外譯外」的業務占25.2%,相較前兩年提升了10%。社會對外語人才的需求呈多元化趨勢,熟練掌握多門外語的「復語型」人才需求量上升。
目前,我國翻譯碩士專業(MTI)院校達316所,累計招生約9.7萬餘人。全國翻譯本科專業(BTI)的院校達301所。2022翻譯行業現狀及前景指出,翻譯專題學術活動頻繁,翻譯研究與學科建設關注對講好中國故事、對外話語體系建設、翻譯活動在中國共產黨百年征程中的重要作用等時代重要命題,凸顯跨學科研究視域和翻譯的社會文化價值。
截止2022年5月,我國翻譯服務人員已達538萬,翻譯服務機構企業專職翻譯人員約為98萬,翻譯人才隊伍增長幅度較大,呈現「年輕化」「高知化」「梯隊化」等特徵。
未來,我國翻譯行業的翻譯語言將會越來越多元化,不再單單是英語,泰語、日語、漢語、西班牙語等也是許多翻譯人士的選擇了,這樣子在以後的工作中也會有更多的機會。
以上就是2022翻譯行業現狀及前景的大致介紹了,如需進一步了解更多相關行業資訊可點擊中國報告大廳進行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