縫紉機 內容詳情
縫紉機行業現狀分析
 縫紉機 2021-02-26 10:36:14

  縫製機械行業是以生產縫紉機為主,世界縫紉機行業經歷了由歐洲、美國向日本、韓國、台灣、新加坡轉移,中國70%-90%的高端機市場被日本、德國企業所占領,以下是縫紉機行業現狀分析。

縫紉機行業現狀分析

  我國已具備了世界縫製設備生產和銷售中心的實力。縫紉機行業分析指出,隨著世界縫紉機產業第二次大轉移,無論是日本的著名縫紉機廠商,還是德國、義大利老牌的縫紉機企業,都紛紛到中國及其它低成本國家和地區投資建廠,而我國由於有著較好的縫紉機生產和配套基礎以及巨大的市場需求,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2020年,我國縫製機械行業百餘家主要整機企業共生產工業縫紉機432.17萬台,同比增長32.47%,約占全行業總產量的62%。縫紉機行業現狀分析指出,行業主導性產品電腦平縫機產量達到186.2萬台,同比增長65.35%,掀開下遊行業設備升級換代高潮;自動模板機產量突破3萬台,同比增長超過60%;多頭電腦刺繡機產量2.02萬台,同比增長30.38%,高速、加裝特種裝置的高附加值產品占比較快增長。

  普通家用機總產量預計為150萬台左右,生產主要集中在浙江縉雲,多年來產能均相對穩定在130-160萬台上下波動,依然是世界黑頭家用機生產大國。多功能家用機生產隨著兄弟、重機、伸興、積家等外資和台資企業近年來不斷向越南等國家轉移,我國多功能家用機生產規模急速下降,2017總產量在180萬台左右,僅為越南產量的1/3。

  經營情況方面,2020年1-12月縫製機械行業份規模以上企業實現收入210.33億元,同比增長18.66%,實現利潤12.92億元,同比增長15.65%,毛利率17.94%。

  行業龍頭方面,2020年1-12月百家骨幹企業營收累計同比增長19.16%。出口增速回升:縫製機械出口2017年增速有所回升。龍頭市占提升:國內縫製機械CR2市場份額不斷提升。

  國內成本提升,我國勞動力成本高於南亞、東南亞國家,下游轉移:紡織服裝產業向東南亞、南亞、非洲等地轉移趨勢明顯。中國設備主導產業轉移。

  目前,我國紡織服裝行業為縫製機械的主要下游,其產銷情況和景氣度很大程度決定了縫製機械行業的市場需求。縫紉機行業現狀分析指出,近年來我國零售行業快速發展。從國內服裝市場來看,其零售增速有所回升。2020年限額以上單位服裝類商品零售額累計4792億元,同比增長10.1%。

  行業經過「八五」、「九五」期間的調整,已基本形成了以上海、西安、廣東、天津、江蘇和浙江為中心的生產基地和以「上工」、「標準」、「蝴蝶」、「飛躍」等著名商標為代表的一批名牌產品。

  綜合來看,我國現代縫製機械工業建立了全世界最完整的產品配套體系及先進的科研、製造體系,並在歐洲、日本等已開發國家和地區擁有多個生產和研究機構,形成了從產品設計到裁剪、輸送、縫紉、刺繡、熨燙及零部件配套的完備產業鏈,以上便是縫紉機行業現狀分析所有內容了。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縫紉機相關研究報告
縫紉機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