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我國感冒藥零售市場規模達到284億元。雖然近幾年來感冒藥市場的競爭格局已經趨於穩定,但隨著默克、惠氏等國際製藥巨頭進入中國的OTC市場,中國感冒藥市場又展開了一場新的群雄割據戰。以下對感冒藥行業概況分析。
感冒藥行業概況分析,目前處於中價位的感冒藥(12元左右)占感冒藥市場33%的銷售量,64%的銷售額,低價位的感冒藥(10元以下)占感冒藥市場銷售量的62%、銷售額的28%,因此從銷售量來看,低價位的感冒藥仍占主導地位,價格成為吸引大部分消費者作出決策的重要依據。感冒藥行業分析指出2007-2022年我國感冒中成藥的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20.5%,明顯高於感冒化學藥8.08%的年均複合增長率和整個感冒藥市場15.54%的年均複合增長率,我國感冒中成藥市場發展前景十分可觀。
2007-2022年中國中成藥感冒藥銷售市場占比走勢
感冒是一種常見性、多發性的疾病,因而感冒藥已成為家庭常備藥品。與此同時,隨著消費者自我藥療、自我健康管理能力的提升以及藥店專業服務的日趨完善,使得零售藥店出售感冒藥的優勢逐步顯現。現從五大現狀來分析感冒藥行業概況。
1.零售藥店採購「感冒藥」時存在現金交易。感冒藥行業概況分析,因為非現金交易需要公司的帳戶互相轉帳,屬於個體戶的零售藥店為了省去麻煩,在供貨企業送貨時直接現金結算。
2.零售藥店採購「感冒藥」時票、帳、物不一致。感冒藥行業概況分析,部分零售藥店為了省去稅點,往往沒有要求供貨企業開具發票,給供貨企業提供了「走票」的操作空間。
3.分類擺放不規範。感冒藥行業概況分析,將「感冒藥」擺放在顧客自行挑選區域,沒有明顯的分類標識。
4.信息登記不完善。感冒藥行業概況分析,為了銷售方便,不核實顧客的身份證信息,信息登記自己捏造填補,不真實。
5.銷售人員對「感冒藥」等含麻黃鹼類複方製劑的風險管控意識不強。
作為非處方藥的一大組成部分,感冒治療藥品是我國醫藥產品推廣品牌營銷中最成功的範例。而隨著非處方藥市場走向規範,競爭加劇,藥品零售市場競爭將進入一個嶄新的時期。感冒藥行業概況分析,面對新的市場,新的機遇與挑戰,眾多的生產、銷售企業在產品研發、市場開拓、營銷組合、經營管理上將採取了一系列應對措施。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在這種背景下加入感冒藥戰團,感冒藥市場可謂風險與機遇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