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2012年下半年以來商品房銷售情況持續好轉,地產公司現金流狀況持續改善,因此2013年工程款結算進度也有望加快,這對門窗行業內企業來說無疑是非常好的機遇。下面就跟著小編來看看高端門窗投資機會分析。
市場機會
儘管2013年門窗行業前景看起來非常美好,但是仍有很多危機存在,這同樣給企業帶來了機會。作為「十二五」的過度之年,2013年國家勢必將繼續以環保為目標對門窗行業進行整合,目前門窗行業處於整合的初期,若能在此期間實現對擁有專業先進生產能力的中小企業的併購,勢必對企業未來的發展起到關鍵作用,這樣不僅使企業生產線得到豐富、人才得到滿足,同時也更有機會把握市場機會實現質的提升。
技術機會
在2009年底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大會上,中國承諾到2020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45%,並作為約束性指標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長期規劃中。目前,中國建築能耗已占全社會總能耗的40%;而門窗能耗又占建築能耗的45%—50%,未來門窗節能新技術將成為建築節能重點。為進一步加強建築節能工作,促進門窗行業技術進步,確保建築節能取得實效,2010年6月18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建築門窗節能性能標識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要求,用3年左右時間,對規模以上門窗企業的主要產品進行節能標識。
實事求是地講,中國門窗行業整體技術力量不高,很多從業者都是從機械製造轉行而來。整體水平的落後使得本土大型企業有機會利用充裕的自有資金,通過對技術的升級以及與國外優秀企業的合作完成技術層面的突破,進而實現成為行業領導者。
渠道機會
中國門窗企業在渠道建設上要根據自身發展制定不同的策略。目前建材類商品的銷售渠道主要分傳統的建材銷售渠道和新興的建材銷售渠道兩種:
1、傳統經銷商
許多門窗品牌都在利用專業經銷商代理。這類經銷商專門從事銷售業務,以代理別人的品牌為主要經營方式,是門業生產廠商拓寬經營渠道的一個重要選擇;其優點是專門從事銷售工作,了解市場需求,對廠家來說擴張成本較小,但這種方式也有很大的缺陷;比如,品牌展示的種類不夠多,管理上比較混亂,不便於廠商統一市場戰略;在推薦產品時往往受利益驅動較大,只推薦折扣較大的產品,而不是真正從消費者和廠家角度考慮問題。
(1)直營店
也稱專賣店,是由門業生產廠家自己建立的銷售渠道。直營店的特點在於管理規範,門窗產品品牌展示比較全面。因為是生產廠家自己的店面,在經營和市場活動上也較為規範統一,是目前各大門業品牌主要依賴的銷售渠道之一。
(2)建材超市
隨著東方家園、居然之家、紅星美凱龍等一批建材超市的崛起,建材超市的概念逐漸深入人心。建材超市的特點在於統一進貨,統一管理,價格透明,購物環境較好,但仍存在配、送貨較難等問題。
(3)設計師推薦
消費者在購買建材類商品時,在很大程度上受設計師影響,所以門業廠商往往會通過裝飾公司和設計師推薦自己的品牌。許多大型裝飾公司因為能影響到消費者對商品的選購,往往能從廠商拿到較高的返點、折扣。因此,裝飾公司推薦品牌的可信度仍有待觀察。
2、新興的建材銷售渠道:
新興的建材銷售渠道是相對於傳統建材銷售渠道而言,主要指網絡營銷方式,常見的網絡營銷方式有如下幾種:
(1)網上集采
隨著網際網路的興起,網上銷售方式已逐漸引起各大生產廠商的注意。網絡營銷方式起點、定位高,未來將占得先機。但由於建材行業的特殊性,目前建材商品的網絡銷售方式還不夠完善。因此,廠商初步接觸網絡一般都採取自發自助形式,網上集采往往廠商主要的選擇方式。
(2)論壇銷售
做一些策劃案,想辦法在網上發貼。在論壇上把某個產品炒起來,以此促進門窗產品銷售,這是廠商慣用用的網絡營銷方式之一。當然,網絡營銷方式並非銷售,網絡主要起宣傳作用,真正購買產品還要在線下進行。
網上店鋪或二手市場等銷售渠道具備一定的網上銷售優勢,主要表現形式為攤位制網站。生產廠商只需交納攤位租賃費,就可以自由地在網站上發布信息。由於採用的是攤位制運作模式,價格體系掌握在建材商自己手裡,所以該渠道並不能有效顯示網絡的營銷價格和成本優勢。
(3)網上超市
採取統一管理髮布商品信息,洽談供貨渠道,統一定價,能更好地執行價格透明、壓縮渠道的市場策略,具有相當的價格優勢,在售後服務上更有保障,是一種極具發展潛力的銷售渠道。當然,網上超市也有弱點,比如,定價上有價格阻力,大家接受新興事物相對較困難等。由於是運用網絡,可以更大範圍展示產品和壓縮渠道,也不存在傳統商城付租金的問題,成本更低,價格優勢明顯。
其實,每種建材銷售渠道都有各自的特點,也有不足之處。比如,傳統的銷售渠道容易讓消費者接受,對單個產品展示會更加充分,但存在場地租金較高、價格居高不下等問題。而網絡方式能最大限度地展示商品,給消費者提供更多選擇機會,成本也更低廉,但存在信任度不夠、不容易讓消費者接受的弱點。
從目前市場形勢來看,不乏直接就進入大賣場的品牌,但總體來說以加盟居多。目前,門窗企業渠道建設還存在很多問題,渠道內外部環境亟待提升,門市開拓需要分三步實現渠道升級。對於很多門窗企業來說,開拓渠道是關鍵性的問題。沒有渠道保證,企業就算有高品質的產品也很難進入終端市場。
隨著「整合」成為門窗行業未來市場之道,隱性渠道開發也成為企業開拓市場的金鑰匙。所謂的隱性渠道其實是行業間整合的一個鏈條。企業可以從這個鏈條出發,把握企業自己的實際,在行業「整合」的基礎上,首先為自己的品牌做市場鏈。當企業做起了這條市場鏈,就可能在門窗與家裝市場「整合」中受益,畢竟,門窗家裝一體化是未來市場的大勢。
門窗行業自誕生之日起,就註定要跟物流的枷鎖抗爭。物流將會是限制門窗企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企業要適應消費力與消費思維的變化,不斷提高企業的工藝規範與產品的環保性能,在市場中打下品牌口碑,順利開拓市場。做企業第一條就是保證產品的環保性,這不僅是企業開拓市場的手段,還是企業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
品牌機會
門窗行業是一個分散較大的行業,在經濟危機的衝擊下,對於平時關注品牌建設的企業來說反而是機會。 每個行業企業的規模有大有小,就門窗行業而言,目前還處於行業整合的初期。如果說大形勢非常好,欣欣向榮,每個企業都有各自的生存空間,整合是比較難的,只有當經濟出現逆境,才會出現一些這樣的機會。2008年開始的金融危機,應該說,對中國的一些中小型企業,特別是平時只關注生產環節,而不太關注品牌建設和網絡發展的企業,造成的壓力非常大。有些企業已經沒有辦法經營下去了,只能退出市場,這是金融危機為大型企業創造的一個整合機會。
但毫無疑問的是,要想在這樣的整合中生存下去,必須要注意自己的品牌建設。因為門窗是耐用消費品,耐用消費品的含義就是,人們在一生中消費它的次數是有限的,當人們不消費時是很難關注這個產品的,同時消費者也不可能變成專家。
2013年是家居建材難做的一年。物價上漲、房產低迷、通貨膨脹,2012年的整體經濟環境不好,這是無法改變的客觀事實,作為房產下游產業的定製家居行業肯定會受到影響,一切似乎看起來很不樂觀,2013年這種態勢也並未實現好轉。所以經濟的疲軟為行業整合提供了機會,同時也為行業品牌的樹立提供了機會。中國產業洞察網預計,2013-2017年門窗行業通過整合,會有一批具有品牌效應的企業誕生。
政策機會
目前中國城鄉建築能耗占社會總能耗的接近40%,其中門窗的能耗約占建築能耗的50%,且主要是使用能耗。建築能耗問題已經得到國家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視。2013年1月1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一號文件《綠色建築行動方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制訂了《「十二五」綠色建築和綠色生態區發展規劃》。據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夏祖宏介紹,北京新修訂的《居住建築節能設計標準》,率先在全市範圍內開始了執行節能75%標準。中國建築金屬結構協會會長姚兵表示說,北京這一新的節能標準,標誌著中國建築節能工作跨上了一個新台階,將有利帶動全國節能減排工作的開展。在新節能標準的推動下,中國木窗產業將會迎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
建築門窗行業是建築行業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貫徹國家建築節能政策的攻關重點。在建築節能政策的推動下,玻璃鋼節能門窗、鋁塑複合節能門窗等一大批新型環保節能門窗湧現出來,建築門窗市場,呈現千帆競放之勢。有關更多高端門窗的行業資訊信息請查看中國報告大廳的高端門窗行業發展現狀與十三五規劃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