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頻變壓器 內容詳情
高頻變壓器市場供需調查分析
 高頻變壓器 2000-01-01 00:00:00

  一、2011年高頻變壓器市場供給分析

  1、市場供給分析

  我國高頻變壓器行業發展良好,國內產量增長迅速,2011年產量已經達到12.85億個。行業的發展狀況使得我國高頻變壓器市場供給充足,不僅滿足國內市場的需求,也不斷進入國際市場參與競爭,開拓國際市場。

  2、價格供給分析

  我國高頻變壓器行業的產品價格近幾年不斷增加,主要受到勞動力價格和原材料價格的影響,生產成本增加所致。我國高頻變壓器行業的不斷發展,產品的科技含量和產品質量有了明顯的提高,產品附加值的增加,也使得價格有了明顯的上升。

  3、渠道供給調研

  我國高頻變壓器行業中,最主要的供給渠道還是廠家直銷。而經銷商和網絡的渠道供給能力較弱。我國消費者在購買高頻變壓器時還是青睞廠家直銷,廠家直銷價格較低,能夠提供較好的售後服務,供給能力較強。在這些方面網絡銷售和經銷商都存在著明顯的缺點。但未來網絡銷售是發展趨勢,供給能力必然有所增強。

  二、2011年高頻變壓器市場需求分析

  1、市場需求分析

  我國近幾年對高頻變壓器的需求量不斷增加,經濟的發展,下游各個行業的需求量也快速增加。2008年我國高頻變壓器的需求量為7.5億個,到了2011年需求量增加到11.68億個,年平均增長率在15%以上。

  圖表 18:2008-2011年我國高頻變壓器行業需求量變化

2008-2011年我國高頻變壓器行業需求量變化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2、價格需求分析

  我國高頻變壓器行業中對價格的關注因素相對較低。隨著經濟的發展,下游各個用電行業和消費者的經濟實力和購買能力有了巨大的提高,雖然產品價格有了一定的增加,但產品質量和產品技術含量也有了質的提高,大大滿足了消費者的需求。僅有小部分消費者偏好價格較低的產品。

  3、渠道需求分析

  我國的高頻變壓器的需求渠道占比中,最高的廠家直銷,占比高達52.6%。其次是經銷商渠道,占比為36.2%,占比最少的渠道為網絡銷售,占比僅為11.2%。傳統的廠家和經銷商渠道在高頻變壓器市場中還是占據主導地位。但隨著網絡的不斷興起,未來網絡銷售在渠道占比中必然不斷增加。

  圖表 19:我國高頻變壓器行業渠道銷售占比

我國高頻變壓器行業渠道銷售占比

  數據來源:中安顧問

  4、購買需求分析

  消費者對高頻變壓器的需求中,對高端產品的需求量占比為36.5%,中端需求占比為42.7%,低端需求占比僅為20.8%。可以看出消費者對產品質量的要求很高,中高端產品的需求量較大。

  圖表 20:我國高頻變壓器行業購買需求占比

我國高頻變壓器行業購買需求占比

  數據來源:中安顧問

  三、2011年高頻變壓器市場特徵分析

  1、2011年高頻變壓器產品特徵分析

  高頻變壓器是工作頻率超過中頻(10kHz)的電源變壓器,主要用於高頻開關電源中作高頻開關電源變壓器,也有用於高頻逆變電源和高頻逆變焊機中作高頻逆變電源變壓器的。

  圖表 21:高頻變壓器主要產品

序號

分類

1

10kHz- 50kHz

2

50kHz-100kHz

3

100kHz500kHz

4

500kHz1MHz

5

1MHz以上

  資料來源:中安顧問

  2、2011年高頻變壓器價格特徵分析

  隨著現代電子技術及微電子技術的快速發展,高壓變頻器產品中的高壓大功率變頻調速裝置不斷地成熟起來。原來難解決的高壓問題,近年來也通過串聯或單元串聯得到了很好的解決。國內高壓變頻器市場還處於成長期,隨著國內高壓變頻器市場競爭愈演愈烈及新入者的進入,整體市場價格在不斷下降。

  3、2011年高頻變壓器渠道特徵

  高頻變壓器產品具有其特殊性,與一般產品銷售渠道有所不同。目前,我國變壓器行業銷售渠道較為狹窄,主要為公共電力行業消費最多,通過招標訂單占較大市場份額,而其他市場銷售渠道比例較小。

  圖表 22:我國高頻變壓器渠道

序號

渠道

1

供電公司招標項目

2

下游廠家

3

安裝公司

4

直接找客戶

  資料來源:中安顧問

  4、2011年高頻變壓器購買特徵

  1、本地化的消費,效勞便利。外資品牌的高壓變頻器多數在境外消費,價錢較高,效勞不便。

  2、個性化的設計。國內高壓變頻市場上有70%的項目屬於是技術改造,以前沒有預留的空Ian,因而在裝置高壓變頻器時就要量體裁衣停止設計。國內企業願意加班加點干出來,變為個性化的效勞。

  3、產品的應用業M提升,產品穩定性進步,技術差距進一步減少。而且,國內企業在注重積聚產品應用的同時,也在尋求範圍和技術上的提升.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高頻變壓器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