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廢處置 內容詳情
固廢處置行業發展現狀
 固廢處置 2018-06-07 14:06:35

我國固體廢物處置行業發展與已開發國家比較相對滯後,處於發展初步階段。「十二五」末,我國環保投資總額和固廢處理投資額分別達到3.40萬億和0.80萬億。以下對固廢處置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固廢處置概念

我國於 2004 年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修訂通過,並與 2005 年4月 1 日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對固體廢物進行了明確的規定:固體廢物是指在生產、生活和其他活動中產生的喪失原有利用價值但被拋棄或者放棄的固態、半固態和置於容器中的氣態的物品、物質以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納入固體廢物管理的物品、物質。

固廢處置行業發展現狀

近年來,隨著政府對環境保護的重視,我國環保產業的投資額不斷提升。「十五」期間,我國環保投資總額不足萬億元,到「十一五」期間,我國環保總投資額與固廢處理投資額分別達到2.16萬億和0.21萬億,再到「十二五」末,我國環保投資總額和固廢處理投資額分別達到3.40萬億和 0.80萬億,市場規模急劇擴大,預計產業規模有望高速增長。

國內外城市固體廢物處理方法主要有回收利用、衛生填埋、焚燒、堆肥等。國內城市固體廢物處理採用的技術不多,包括回收利用、焚燒技術和衛生填埋。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7-2022年中國固廢處理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3年,回收利用和衛生填埋技術占比分別為35%和32.45%;焚燒技術是沿海大中城市優先採用的處理方法,占比約7.8%;其他類占比為24.75%。到2016年,這一市場占比情況表現為衛生填埋占比為62.55%;焚燒占比35.10%以及其他占比為2.35%。

固廢處理——土壤修復市場處於爆發前夜

中國「十三五」期間土壤修復行業市場容量為724.5億元,其中,耕地修復150億元,場地修復488億元,礦山修復86.5億元。

污染場地修復——模式相對清晰。在城市污染場地修復領域,參與企業眾多,受污染土地獲得修復後擁有較高的經濟性,盈利模式清晰。

農業用地修復——仍處於試點階段。相比於污染場地修復,農業用地修復更複雜,修復後的地塊經濟價值相對較低,項目落地仍然緩慢。

礦山修復領域——礦山修復尚未成為現階段關注重點,「土十條」中未對礦山治理做重點說明,目前仍以監管防治為主。

固廢處理行業是典型的法律法規和政策主導型行業

西方已開發國家對固廢處理的引導大多始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以美國為例,美國1965年制定了《固體廢棄物處理法》、1976年頒布了《資源保護回收法》、1984年則通過了《危險和固體廢物修正草案》、《資源保護與回收法》等多部法律,相關法律法規的出台,促進了固廢處理行業的快速發展。相比之下,我國針對固廢處理的法律制定則要遠遠落後,直到1996年才出台了首部固廢防治專項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此後相關的法規及配套政策陸續出台,但總體力度不夠。

隨著「垃圾圍城」等固廢污染問題的日益顯現,「十二五」期間國家加大了對固廢治理的支持力度,包括《國家環境保護「十二五」規劃》、《「十二五」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規劃》、《「十二五」危險廢物污染防治規劃》等系列政策密集出台。

固廢處理行業形成的產品主要為工業固體廢物經處理所得的各種再生資源,具備一定的價格優勢,市場需求旺盛,銷售前景廣闊;危險廢物方面,我國目前仍有部分危險廢物未實現安全貯存和處理,仍與保障環境安全和公眾健康的要求存在較大的差距。未來較長時間內,我國危險廢物處置業務的市場前景仍相當可觀。以上對固廢處置行業發展現狀。

熱門推薦

固廢處置相關研究報告
固廢處置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