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上半年,存儲晶片延續頹勢,2016年下半年,情況開始發生轉變,存儲晶片價格開始變得異常堅挺,並且持續到2016年結束。但2016年上半年的不景氣,依然使其銷售額下降1.04%至764億元。以下是對國產晶片發展現狀的詳細分析。
通過對國產晶片發展現狀的詳細分析得知集成電路行業作為全球信息產業的基礎,在產業資本的驅動下,已逐漸成為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綜合競爭力的重要標誌和地區經濟的晴雨表。集成電路產品的廣泛應用推動了電子時代的來臨,也成為現代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集成電路行業主要包括集成電路設計業、製造業和封裝測試業,屬於資本與技術密集型行業,業內企業普遍具備較強的技術研發能力、資金實力、客戶資源和產業鏈整合能力。
我國晶片設計產業持續維持快速增長。2016 年中國設計業全行業銷售額達1644.3 億元,比 2015 年增長 24.1%,並首次超越封測業,成我國集成電路產業鏈中比重最大的產業。
優質公司已凸顯,行業集中度仍有提升空間。2016 年中國大陸 IC 設計公司共有 1362 家,其中中國十大設計企業的銷售總額達到 700.15 億元,占全行業銷售總和的比例從 2014 年的 23.8%提升至 2016 年的 46.1%,但相比美國近 90%的占比,我國集中度明顯偏低,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部分國內企業已擁有較強國際競爭力。中國大陸 IC 設計公司從 2015 年的736 家大幅增加到 2016 年的 1362 家。在純設計企業方面,2009 年大陸僅有深圳海思半導體一家進入全球前 50 純 IC 設計業者之列,而 2016 年已有海思、展訊、中興微電子等 11 家企業進入。我國純 IC 設計業者合計銷售額占全球的比例已從 2010 年的 5%提升至 2016 年的 10%。
2017年以來,全球半導體需求持續增溫,存儲晶片延續2016年價格漲勢繼續上揚,1GB存儲器從2016年第4季的4.6美元,飆漲至2017年第3季的6.4美元。而1GB NAND Flash快閃記憶體的價格則從0.26美元,上漲到了0.28美元。預計存儲器價格的上漲將推動全球存儲器市場規模達到創紀錄的853億美元。並且今後幾年,在價格和需求推動下,全球存儲器2020年將突破1000億美元,2021年接近1100億美元左右。
國內半導體市場接近全球的三分之一,但國內半導體自給率水平非常低,特別是核心晶片極度缺乏,國產占有率都幾乎為零。晶片關乎到國家安全,國產化迫在眉睫。2014年《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將半導體產業新技術研發提升至國家戰略高度。大基金首期投資成果顯著,撬動了地方產業基金達5000億元,目前大基金二期募資已經啟動,募集金額將超過一期,推動國內半導體產業發展。
通過對國產晶片發展現狀的詳細分析得知經過多年的發展,國內半導體生態逐漸建成,設計製造封測三業發展日趨均衡。設計業:雖然收購受限,但自主發展迅速,群雄並起,海思展訊進入全球前十。製造業:晶圓製造產業向大陸轉移,大陸12寸晶圓廠產能爆發。代工方面,雖然與國際巨頭相比,追趕仍需較長時間,但中芯國際28nm製程已突破,14nm加快研發中;存儲方面,長江存儲、晉華集成、合肥長鑫三大存儲項目穩步推進。封測業:國內封測三強進入第一梯隊,搶先布局先進封裝。設備:國產半導體設備銷售快速穩步增長,多種產品實現從無到有的突破,星星之火等待燎原。材料:國內廠商在小尺寸矽片、光刻膠、CMP材料、濺射靶材等領域已初有成效;大尺寸矽片國產化指日可待。以上便是筆者對國產晶片發展現狀的詳細分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