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海上風電裝機量已超過200萬千瓦,廣東、福建還有幾個項目已通過審批准備開工,預計隨著海上風電的發展,國家政策的明確,今年各地將積極布局海上風電,以下是海上風電行業政策及環境分析。
我國海上風電起步以來,在補貼額度固定,且海上風電資源豐富、發電量優勢明顯的情況下,得以快速發展。海上風電行業分析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海上風電直接投資額達到257億美元,我國海上風電直接投資額達到114億美元,占據將近半壁江山。
在裝機容量方面,在海上風電種種優勢的支撐下,我國海上風電迎來快速發展。2013-2018年我國海上風電裝機容量顯著上升,2013年我國海上風電新裝機容量僅僅為0.45GW,新裝機容量也僅僅為0.06GW。到了2017年中國海上風電新增裝機容量增長至1.16GW,累計裝機容量達到2.79GW。海上風電行業政策及環境指出,截止至2018年底中國海上風電新增裝機容量達到了1.61GW,累計裝機容量達到了3.63GW。
在市場滲透率方面,2010年我國第一個海上風電示範項目——上海東海大橋102MW海上風電場的34台機組已經實現併網發電,標誌著我國海上風電的發展開始啟動。到2020年底,風電累計併網裝機容量確保達到2.1億千瓦以上,其中海上風電併網裝機容量達到500萬千瓦以上;風電年發電量確保達到4200億千瓦時,約占全國總發電量的6%。「十三五」期間我國將重點推動江蘇、浙江、福建、廣東等省的海上風電建設,到2020年四省海上風電開工建設規模均達到百萬千瓦以上,將積極推動天津、河北、上海、海南等省(市)的海上風電建設,將探索性推進遼寧、山東、廣西等省(區)的海上風電項目。
在申請專利數量方面,我國海上風電專利申請數量總體上呈上升的趨勢。2017年,專利申請數量達到272項,為近年來最大值;2018年,海上風電專利申請數量為202項,其中E02D(基礎;挖方;填方)專利申請數量排名第一,為428項,占比達到28.53%;F03D(風力發動機)專利申請數排名第二,專利數量為214項,占比為14.27%;其餘技術占比均在8%以下。
我國已是最大的海上風電市場,新增裝機容量25.9GW,是世界上第一個海上風電裝機容量超過200GW的國家。海上風電行業政策及環境指出,經歷了2017年裝機低迷之後,我國重新走上了增長道路,繼續保持其無可爭議的世界海上風電領導者地位,累計海上風電裝機容量達到221GW。而海上風電行業的快速發展離不開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近兩年來,國家發布了大量風電政策。
2019年起我國風電項目將全面採取競價方式配置資源,其中申報電價將作為重要的評價因素。在此背景下,2019年5月21日國家發改委下發《關於完善風電上網電價政策的通知》(發改價格〔2019〕882號,以下簡稱「《電價通知》」)中,將陸上和海上風電項目電價由標杆上網電價調整為指導價,作為企業申報上網電價的上限,為風電項目競爭性配置開展提供依據。
2019年起,新核准的集中式陸上和海上風電項目通過競價方式確定的電價不能高於當地資源區指導價,這為風電行業競價設置了「天花板」,即指導價是將來風電項目競價的最高限價。《風電方案》明確,各省應以本地區風電指導價為競爭配置上網電價上限,且不得設置電價下限。
總的來說,我國海上風電的發展離不開政府政策的規劃。大體而言,我國關於海上風電政策的出台大致可分為四個階段:環境營造階段、萌芽示範階段、快速發展階段和全面加速階段。相關專家指出,隨著海上電價政策的明確,建設成本的持續優化以及配套產業的日漸成熟,我國海上風電在未來期間迎來加速發展期。以上便是海上風電行業政策及環境分析所有內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