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虹膜健康檢查的工具--虹膜檢測儀器,從1866年創立起,科技的發展也不斷的推動儀器的發展,從最初的普通放大鏡到專業的純光學儀器,再到電子顯微鏡,發展到現在的融合了最新電腦科技的診察分析系統。那麼虹膜檢測儀發展前景如何呢?
虹膜識別優勢突出,應用領域廣。利用生物識別技術進行身份認證、人機互動已經成為消費級和企業級市場的重要趨勢,而相比當下流行的指紋識別與人臉識別,虹膜識別在準確性、穩定性、可複製性、活體檢測等綜合安全性能上占據絕對優勢。因此,虹膜識別憑藉其超高的精確性和使用的便捷性,已經廣泛應用於金融、醫療、安檢、安防、特種行業考勤與門禁、工業控制等領域。
虹膜識別已成功應用於消費電子領域,打開龐大市場空間。將虹膜識別技術在消費電子領域發揚光大的是三星公司。2016 年8 月,三星發布旗艦機Note7,這是虹膜識別技術首次出現在主流手機廠商的旗艦機上。2017 年3 月,三星發布全新旗艦手機S8/S8加,繼續搭載虹膜識別功能。我們相信,隨著虹膜識別技術逐漸被消費者所接受,虹膜識別技術在消費級市場的空間已經被打開,未來有望在更多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上得到應用。
生物識別市場快速增長,虹膜識別增速突出。生物識別技術是目前最為方便與安全的識別技術,成為近年來發展最快的新技術之一。其中虹膜識別技術隨著技術的成熟以及應用的落地,未來增速有望超過整個生物識別市場平均增速。根據美國智庫市場情報的報告,虹膜識別市場規模2015 年達到7.35 億美元,預計2020 年將達到35 億美元,對應複合年均增速為36.6%。
作為最初的虹膜檢測儀器,最初是採用普通的放大鏡,需要由外部環境光做光源,因此環境的光線不足對檢測的影響很大,對虹膜師的要求也很高。隨著應用的普及,出現了專業的虹膜儀器,它仍然採用純光學的放大鏡,但配備了檢測燈光,使虹膜師能清楚的觀察虹膜。
隨著電子科技的發展,原來的光學儀器結合了電子技術發展成第二代的虹膜儀,它由光學部件組成虹膜儀的鏡頭,由電子元件完成信號採集/轉換、甚至臨時儲存的功能,然後通過顯示儀器(專業的彩色監視器、通用的彩色電視機)顯示出來。第二代虹膜儀的出現,讓更多的人了解虹膜,讓虹膜師在檢測解說的時候更加清楚明了,並大大推動了虹膜的教育、普及。
計算機的出現大大推進了社會的發展,也使虹膜儀進入了智能的時代,使更多的人可以方便的掌握虹膜診察的應用。無需專業培訓:電腦自動診察分析(虹膜精靈),不需要熟記虹譜圖;可以儲存客戶檔案、測試資料,並列印診察報告;採用USB接口與計算機連接,無需外接電源,可配合手提電腦在各種環境下應用;可以自動推薦保健產品,並可做公司形象、產品宣傳;開放式分析系統讓使用者不斷完善升級自己的系統。
最新一代虹膜檢測儀在原有基礎上提高了像素,目前市場上的像素多為30萬像素,清晰度放大後會失真,第四代產品像素增加到130萬,遠遠提高了100萬像素,解決了圖像失真的問題。以上便是虹膜檢測儀發展前景的所有內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