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由於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居飾品市場前景非常豐厚,「80 後」是家居飾品人群的主要力量,截止2017年我國家居飾品及家具行業銷售總額為39873.24億元。以下是家居飾品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2006年以後銷售的商品房所配套的家居產品即將迎來更新換代,存量商品房市場家居產品更新需求迎來釋放周期。家居飾品行業分析,48.82%的消費者會在產品使用5年之內更換家居產品,考慮到期房一至兩年的交付時間,以及廚櫃、衣櫃等產品更加耐用,這意味著,2006年銷售的新房的配套家居產品,在2016年左右有一半以上需要進行更換。
家居飾品行業發展現狀分析,我國存量商品房市場中,超過80%的商品房是在2006年以後銷售的,1996年至2005年、2006年至2015年、2016年至2017年間商品房銷售面積分別為23.89億、100.51億和32.78億平方米。因此我們認為,2006年以後銷售的超過133億平方米的新房家居產品更新換代的需求將在2016年以後的十至十五年內逐步釋放。
2016年,我國商品房銷售增速創2010年以來新高。2016年,我國商品房市場銷售額達到11.76萬億元,銷售面積為11.80億平方米,相比於2015年的8.73萬億元及9.68億平方米分別上升34.8%與22.5% 2017年商品房銷售延續2016年的強勢,銷售面積為16.94億平方米,銷售額為13.37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3.7%與7.7%。 房地產業庫存去化明顯,商品房待售面積連續兩年下降。2017年商品房待售面積由2015年的7.19億平方米下降至5.89 億平方米。
目前,我國家居飾品行業現在正處於發展中的初級階段,市場流通還著受傳統營銷方式束縛,產品價格相對還是高的,行業市場中的各大體系還不是很完善。去年,首屆中國家飾行業總裁論壇在北京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飾品、家具、賣場三大領域的精英齊聚一堂,圍繞家居飾品的終端渠道建設展開探討,提出了強化賣場終端、與品牌家具配套、扎堆購物中心三大對策,這無疑對家居飾品行業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如今,在家裝市場中,「輕裝修,重裝飾」這句話已經不再是一句單純的口號。
我國的家居飾品業態呈現兩極分化的局面,或是產品精良、設計新穎,但價格高昂,如特力屋等;或是走大眾化路線,價格低廉但風格雜亂,品質難保障的普通飾品。我國家居飾品生產聚集地可分為三類,一類是以廣東為主的珠三角生產基地,產品一般都是以來樣加工為主,有出口也有專門為家具的生產廠家的產品量身設計;第二類主要集中在福建、浙江等地,這部分廠家的產品絕大部分出口;還有一類是以工藝品形式出現的小規模零散廠家,多帶有地域特色、民族特色。
家居飾品行業發展現狀分析,家居飾品及家具行業產業鏈可分為以下四個部分:上游原材料供貨商、家居飾品及家具製造商、下遊行業家居飾品及家具分銷商以及消費者,上下游產業鏈聯繫緊密。主要原材料為木材、陶瓷、塑料、金屬等,製造商主要位於沿海地區,通過下游不同渠道分銷商銷售給個人客戶和商業客戶。分銷環節掌控好渠道能夠從價值鏈中獲得大部分利潤。生產商生產高質量的家居飾品及家具有利於分銷商的銷售能力提升,而分銷商銷售能力提升,銷售業績增長也能帶動上游原材料供應商的生產能力提升。經濟飛速發展與居民收入增長也提高了人們的消費能力與需求,帶動了家居飾品及家具行業的發展。
隨著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及人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家居飾品行業的消費正在加大跨步地向前發展。家居飾品打破了傳統的裝修行業界限,將工藝品、紡織品、收藏品、燈具、花藝、植物等進行重新組合,形成一個新的理念,而且家居飾品的種類也從以前的單一型轉變為現在多樣化,家居飾品的品牌一直是國內家居飾品製造商的一個軟肋,隨著一些國際家居飾品品牌陸續進入國內家居市場,國內品牌力度不強的弱勢顯現的更加明顯。
如今,我國城鎮化進程飛速發展城鎮人口比例持續增長,新增住房需求增多推動了家居裝飾及家具行業市場的發展,預計2019年家居飾品行業的發展步調也更加的快速,有創意的家居飾品更容易被人們接受,「80 後」家居消費預算15萬以上的人群占比達到22%。以上便是家居飾品行業發展現狀分析所有內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