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用品行業是我國體育產業中發展較早,也是目前發展較為成熟的細分行業之一。2017年,全球健身器材市場達到108億美元左右,中國製造占比約為53%。下面進行健身器械行業概況分析。
健身器械行業分析表示,數據顯示,我國城鎮家庭平均每百戶中僅有4套健身器材,普及率尚不足5%;截至2015年底,國內健身俱樂部數量不足4,500家,僅占北美健身俱樂部數量的1/9左右1,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的推進、居民收入水平的持續增長以及居民健身意識的不斷提升,將為我國健身器材消費市場的未來增長提供充足的消費動能。
另一方面,我國是健身器材的製造大國,通過為國際知名品牌貼牌加工,我國製造的健身器材在國際市場上所占份額超過50%。2014年,全球健身器材市場達到95億美元左右,中國製造占比約為53%2。根據預測,全球健身器材市場規模將在未來5年內以3.89%的複合增長率增長,到2020年將達119億美元。
隨著建設健康中國、全民健身上升為國家戰略以及居民生活觀念的轉變,參加體育鍛鍊正在成為一種流行的生活方式。根據《「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的建設目標,經常參加體育鍛鍊人數2020年將達到4.35億人。在國家政策的引導和支持下,受益於居民收入水平提升、健身氛圍的不斷培育,國內健身器材消費市場有望進一步擴大。
受經濟波動影響,部分產品單一、市場覆蓋面較窄的國際健身器材廠家發生了虧損甚至破產,行業內的兼併重組時有發生。國際健身器材廠家一般會在國內選擇固定的個別幾家貼牌加工廠商,因此國際健身器材廠家之間的整合也會對國內企業的貼牌加工業務格局產生一定影響。
隨著國民經濟發展、居民收入提升以及全民健身上升為國家戰略,體育產業作為有利於保障和改善民生、擴大內需、增加新的經濟增長點以及增加國家凝聚力和國家文化競爭力的綠色朝陽產業的地位日益突出,國家先後頒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規和產業政策,形成了有利於體育產業快速發展的法律政策體系。
隨著消費水平及消費意識的不斷提升,國內消費者在追求健身器材產品功能性、安全性的同時,也將更加強調產品的智能化、網絡化以及自身個性化需求。未來企業將包含健康管理、指導科學健身的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技術融合進健身器材產品,進一步實現健身的互動娛樂性、智能科學性、自我管理性、功能多樣性的升級。以上便是健身器械行業概況分析的所有內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