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水劑是外加劑的主要品種,其主要作用是延緩水泥凝結時間,從而減少單位用水量。按照減水率的高低,可將減水劑分為普通減水劑、高效減水劑和高性能減水劑。下面進行減水劑行業政策分析。
減水劑行業分析表示,減水劑的主要功用是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和流變性,使其滿足施工泵送要求,同時也能減少混凝土對水的使用,從而可以在水灰比保持不變的前提下減少水泥的使用量。減水劑僅占混凝土中的摻量雖然僅為3%,但是屬於幾乎不可動搖的剛需。
砂石是混凝土生產的重要原料,按照價格估算,其成本占原材料成本的50%以上。而近年來,由於國家環保、河道治理趨嚴,天然河砂開採受限,機制砂使用比例由2013年的68%提升至2018年的78%。而機制砂多由尾礦研磨而成,含水量以及和易性遠不及天然河沙,因此機制砂的廣泛使用,使得混凝土對於減水劑的要求逐漸提升。
此外,由於每批次的機制砂性能統一性不及天然砂,混凝土的生產相較以往更需要專業技術人員在現場指導調配減水劑,單純簡單銷售產品沒有技術服務的公司越來越難以獲得客戶。減水劑行業服務屬性及在產業鏈中的地位相較以往獲得提升,技術實力雄厚的頭部企業有望搶占更多市場份額。
減水劑的終端客戶主要是大型地產企業和基建項目對應的建築企業,而近年來,隨著融資政策趨嚴及單體項目規模提升,地產、基建行業呈現集中趨勢,其中地產行業CR10(銷售面積口徑)由2014年的10.4%提升至2018年的18.1%。
而由於頭部客戶對於戰略合作夥伴資金實力、產品質量、成本等有著較高的要求,大客戶開始越過代理商,直接對有實力的減水劑企業進行入庫招標集采,大客戶集采的蛋糕將主要由頭部減水劑企業瓜分,大量只能外購母液進行簡單調配的小企業將逐漸被淘汰。
減水劑行業的母液合成環節是化學環節,需要有合格的環評手續,對於復配點要求是備案制。因此,減水劑企業(包括母液合成及復配企業)要求進入工業園區,甚至是專門的化工園區。
由於工業園區往往對於企業規模以及污染排放有著一定要求,隨著退城入園的執行,相當一部分規模小、環保能力不達標的小型減水劑企業將逐漸被清退,行業准入門檻提高,使得行業供給散亂的局面得到改善。以上便是減水劑行業政策分析的所有內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