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膠捲有什麼性能嗎?我們一起去看看吧!以下是由中國報告大廳小編為你整理的膠捲行業性能分析:
感光度
感光度是膠片對光的敏感程度,也是膠片所具有感光能力和標誌。膠片在光線很弱的情況下就能感光,稱高速感光度(快速)膠片;相反感光度低的膠片,則須在光線較強的場合下拍攝,如果在同一光線的條件下,使用不同感光度的膠捲拍攝,其照相機的光圈或快門速度就應該有所變化,也就是說,高光感光度的膠捲,光圈要小些快門速度要快些;低感光度的膠捲則相反,光圈要大些或快門速度要慢些。膠捲感光度以ASA或ISO表示(ASA和ISO指的是不同的標準)。它顯示了一種膠捲對光線的敏感度,膠捲感光度從ISO25到ISO6400都有。膠捲感光度愈高,對光線愈加敏感,可在微弱光源下拍照;但是感光度愈高、顆粒愈粗,放大後的照片將顯得愈粗糙。高感光度膠捲(ISO400以上)常用於櫥窗、室內、夜景或舞台攝影。感光度愈低的膠捲顆粒愈細、質感愈佳,但所需光線愈多,拍攝時必須光線良好或使用三腳架。低感光度膠捲(ISO100以下)適合人像或風景攝影。
反差
反差是指拍攝後的影像的明暗程度與原景物的明暗程度的比值。如果我們用膠捲把被攝物的明暗度正確的反映再底片上,我們則稱其反差為1 ;如底片大於被攝物,則大於1。我們看圖會明白一些。照片從左到右反差逐漸加大。一般來說反差大可以給人震撼力,但會使其不真實。反差是可以除和膠捲本身有關外,還和沖洗有關。
灰霧
灰霧就是膠捲不經過曝光,顯影后產生的灰密度,反映在照片上就是使照片過亮,灰霧是越小越好的,產生灰霧有膠捲本身的原因,也有曝光時不准,沖洗不當等原因。
寬容度
寬容度是指膠捲表達被攝物全部亮度間距的能力。一般說來,膠捲的寬容度是有限的,是小於真實景物的。所以,在拍攝時經常會遇到景物反差過大的情況,這時,就要選擇一個範圍,一個要用膠捲表達的範圍。設景物從最暗到最亮有200 級,而的膠捲只可以表達100級,則如果選擇了1~100,那麼在100~200的那些景物在膠捲上就只會是一邊白,也就是所說的丟失了層次。此為其一,還有一點,對於彩色膠捲,雖然有很大的寬容度,但可以最正確表達層次,顏色的範圍很小,這就是什麼要準確曝光的願因,差了半檔,效果就 會不一樣。
最高密度
最高密度就是膠捲可以黑的最高程度。
解像力
解像力指膠捲對被攝物細部清晰辨別的能力。簡單的說就是在單位面積內可以表示出的可分別的線的數量。
顆粒度
顆粒度指膠捲經曝光、顯影后現成影像的銀粒的大小。注意此與解像力是不同的。雖然顆粒度小對解象力有好處,但就像兩條線,雖然線是很細,但如果距離近且線間的顏色和線相差不多,我們也是不可以將它們分開的。
感色性
膠捲對不同色光的敏感度是不一樣的,這也是評價彩色膠捲的一項標準。愛克髮膠卷偏紅,就是指他經過整個曝光,顯影后對紅色過于敏感。使色彩失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