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 內容詳情
節能行業發展現狀
 節能 2018-08-29 10:22:32

  2016年節能環保板塊66家上市公司總營業收入規模達到1771億元,增長35%,增速較2015年提高12個百分點;歸屬淨利潤234億元,同比增長26%,增速較2015年下降5個百分點。下面進行節能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從2014至2016年三年環保整體收入利潤增速來看,2016年環保板塊整體收入增速達到三年來最高,而淨利潤增速較2015年有所下滑,但仍有26%的較好水平。從產業聚集水平看,我國環保產業總體分布特徵呈現「一帶一軸」的格局,即北起大連南至珠三角的環保產業「沿海產業帶」,以及東起長三角西至重慶的環保產業「沿江發展軸」。

  通過對節能行業發展現狀分析,「十二五」以來,我國節能環保產業發展勢頭強勁,產值由2010年的2萬億元增長到2015年的4.55萬億元,年均增長率超過15%,形成委託承包、BOT、BOO、TOT等多種商務模式和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集聚發展區,成為經濟新常態下新的經濟增長點。

  但該產業總體規模在國民經濟結構中的比重偏低,僅占3%,與國民經濟支柱產業的要求仍有一定差距。而且,節能環保產業以小微企業為主,3萬餘家環保企業中,規模50人以下企業占比92%,產業集中度低,規模效率不明顯,企業缺乏市場競爭力,具有一體化綜合解決能力的大型綜合性環境服務企業較少。

  通過對節能行業發展現狀分析,我國節能環保技術裝備迅速升級,技術水平不斷提升,發明專利申請數量由2010年的31917件上升至2014年的70559件,主導技術和產品基本滿足市場需求,重點節能環保技術方面也取得一定突破。但是,節能環保技術原始創新較少,以小微企業為主的產業組織特徵導致了產業內技術創新動力不足。

  目前,我國環保產業企業中僅有11%左右的企業有研發活動,這些企業的研發資金占銷售收入約為3.33%,遠低於歐美15%——20%的水平。技術交易、轉移和擴散的市場化機制也尚未形成,科技成果轉化率低,阻礙了產品和設備的大規模產業化。

  「十三五」末期,節能環保產業將培育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全國節能環保產業將保持年均15%左右的增長率,到2020年產值將超過8萬億元。隨著國家強化產業扶持,宏觀戰略導向和環境保護力度的不斷加大,節能環保產業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和巨大的市場增量,將重點圍繞水、氣、土細分領域展開。

  2015年,我國節能環保產業中高效低耗的先進環保技術裝備與產品的市場占有率為10%,主要以傳統裝備製造業為主。隨著產業規模進一步擴張,節能環保裝備製造業仍會占有很大比重,節能環保服務業所占比重將進一步增加。節能服務業總產值由2008年的417.3億元增至2015年的3127.34億元,環保服務業年收入總額從2010年的1500億元,增長到2015年5000億元,發展速度高於節能環保產業的其他領域。以上便是節能行業發展現狀的所有分析了。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節能相關研究報告
節能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