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涉及的產業領域主要包括七個板塊,分別是5G基站、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特高壓、新能源充電樁、城際高鐵和軌道交通、以及工業網際網路。下面進行新基建行業競爭分析。
受「新型冠狀肺炎」疫情的影響,消費和出口受挫,投資則成為政府穩定經濟局面的重要手段。投資手段中,「新基建」因短期有助於穩增長、穩就業,長期有助於增加有效供給,因此,被政府部門頻頻提及。
2018年12月,「新基建」概念被初次提及;2019年,在中央召開的重要會議中,「新基建」又被多次提及;2020年以來,受疫情的影響,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推進「新基建」被政府強調的頻次更高了。
長期來看,無論從全國經濟發展還是區域經濟建設,都要求開展大規模的新基建。在全國經濟的層面上,中國經濟將呈現由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的發展趨勢,5G、 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新興產業即將來到「大創新時代」的風口,對5G、數據中心、 充電樁等新型基礎設施的廣闊需求也應運而生。
在區域經濟的層面上,國家致力 於建設多個城市群,推進城鎮化進程。催生了對交通、水利、市政等傳統基礎設 施的需求,並拓寬新型基礎設施的應用範圍。
新基建熱潮來襲,光伏風電為代表的新能源產業迎來機遇期。能源轉型,是對傳統能源行業的「補短板」。以光伏、風電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是能源轉型的「尖兵部隊」。隨著新基建的大舉布局,以光伏、風電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產業也將迎來新一代機遇期。
新基建行業分析表示,數據顯示,2015-2019年,我國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呈波動下降趨勢。2019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為64.57萬億元,比上年增長5.9%,其中,基礎建設投資增長3.8%。
值得注意的是,2015-2017年,我國基建投資增速一直低於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速,而2018年及以後,基建投資增速提升,也正是在2018年,「新基建」概念政府被提出。
2020-2025年在我國「新基建」建設涉及的七大產業領域中,城際高鐵和軌道交通領域的總投資規模最大,投資規模預計達34400萬億元;其次是5G基礎建設領域,,投資規模預計達24000萬億元。以上便是新基建行業競爭分析的所有內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