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性國家和地區進出口市場分析
聚醚碸在國內稱得上是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最多的塑料品種,這幾年發展的狀況也不錯;但總的感覺是集中度差,投資力度不夠,應用開發工作還有欠缺,使許多技術優勢不能發揮。由於應用開發投入少,國內市場打不開,很多都以初級產品或半成品賣到國外去了,甚至有的連技術也賣掉了。
聚醚碸有著很大的發展空間,電氣產品必需採用無鉛焊接,使一些原有材料因耐溫等級不夠而轉用聚醚碸。另外,在汽車零部件上聚醚碸的用量也不小,只是在國內加工的少,採用國產材料的更少。這個問題值得國內生產廠仔細研究,要解決如何進入的問題。 可以說,中國的聚醚碸的研究基本是與國際同步,只是工業化水平與國外相差較大。
國內產品2008-2009年進出口數據分析
圖表 11:2009-2011年我國聚醚碸進口數量 單位:噸
數據來源:中安顧問
圖表 12:2009-2011年我國聚醚碸出口數量 單位:噸
數據來源:中安顧問
2009-2012年國內產品未來進出口情況預測
隨著經濟的發展以及技術水平的提高,一批有代表性的重點聚醚碸企業的產品技術指標和裝置水平向國際標準靠攏,突破一些限制聚醚碸產業化發展的瓶頸,部分品種在市場上具有競爭能力和一定的市場份額,形成依靠自主智慧財產權發展起來的骨幹企業。 國際競爭能力提高。扭轉過分依賴海外進口的被動局面,同時一些聚醚碸產品出口參與國際競爭,聚醚碸行業成為我國石油和化學工業結構調整中新的經濟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