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燃冰是一種天然氣水合物,是分布於深海沉積物或陸域的永久凍土中,由天然氣與水在高壓低溫條件下形成的類冰狀的結晶物質。因其外觀像冰一樣而且遇火即可燃燒的能源物質,可燃冰行業又有哪些特點呢?具體詳情,請詳見下文。
2015年我國可燃冰行業特點分析:可燃冰燃燒產生的能量比煤、石油、天然氣要多出數十倍,而且燃燒後不產生任何殘渣,避免了最讓人們頭疼的污染問題。科學家們如獲至寶,把可燃冰稱作「屬於未來的能源」。
可燃冰這種寶貝可是來之不易,它的誕生至少要滿足三個條件:第一是溫度不能太高,如果溫度高於20℃,它就會「煙消雲散」,所以,海底的溫度最適合可燃冰的形成;第二是壓力要足夠大,海底越深壓力就越大,可燃冰也就越穩定;第三是要有甲烷氣源,海底古生物屍體的沉積物,被細菌分解後會產生甲烷。所以,可燃冰在世界各大洋中均有分布。中國東海、南海都有相當數量分布。
沉澱物生成的甲烷水合物含量可能還包含了2至10倍的已知的傳統天然氣量。這代表它是未來很有潛力的重要礦物燃料來源。然而,在大多數的礦床地點很可能都過於分散而不利於經濟開採。另外面臨經濟開採的問題還有:偵測可採行的儲藏區、以及從水合物礦床開採甲烷氣體的技術開發。在日本,已進行一項研發計劃,預計要在2016年進行商業規模的開採。
更多可燃冰行業最新相關資訊,請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4-2019年中國可燃冰市場供需與投資策略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