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處理 內容詳情
2015年我國垃圾處理行業發展前景分析
 垃圾處理 2015-07-13 16:31:51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城鄉生活垃圾的產生量越來越大,資源浪費和對環境的壓力越來越突出,生活垃圾的污染防治已成為我們必須認真加以解決的緊迫問題。解決生活垃圾問題的目標是努力將垃圾實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垃圾處理前景預測報告顯示,垃圾處理產業的發展變得非常必要,我們也相信垃圾處理產業必然會有良好的發展前景。

  按國家要求,要在2015年實現城市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比例達到30%,直轄市和省會城市及計劃單列市達到50%目標,到2030年全面實行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處置目標,這需要各方的全力推動。特別是隨著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和服務向小城鎮和鄉村延伸,尤其需要進一步完善法律法規,使解決垃圾問題得以依法有序推進,推動我區生活垃圾處理產業健康發展。接下來一起來關注一下2015年我國垃圾處理行業的發展前景。

2015年我國垃圾處理行業發展前景分析

  2015年垃圾處理髮展前景

  縱觀國家政策走向,快速城鎮化所帶來的公用事業設施缺失,成為固廢處理行業的重要驅動力。新型城鎮化建設以及新農村建設是未來我國的戰略規劃,在此背景下,除了大城市外,中小城鎮、新農村環境治理也將成為環境產業的新興服務領域,垃圾處理設施將向中小城鎮進一步覆蓋。2015年垃圾處理領域將會朝著以下幾個方向發展:

  1、垃圾焚燒處理市場優勢明顯

  近年來,環保政策驅動和國家對PPP模式的提倡為環保產業發展帶來良好的機遇。 根據「十二五」規劃目標,到2015年,焚燒處理設施能力達到無害化處理總能力的35%以上,其中東部地區達到48%以上。

  根據國外行業發展歷程來看,垃圾處理一般都經歷了衛生填埋、垃圾焚燒、資源回收利用三個階段,並已形成了「源頭避免-資源利用-末端處置」的源消減管理戰略。目前,垃圾焚燒發電技術在已開發國家已經廣泛應用並成為主流方式,領先企業紛紛通過併購延伸產業鏈、搶占市場份額並進入細分領域,這也將成為我國未來垃圾處理髮展的趨勢和方向。

  目前我國垃圾處理已經進入焚燒階段且處於行業快速成長期,預計未來幾年焚燒仍將是我國的主流技術,未來將逐步向資源化方向發展。根據「十二五」規劃目標,「十二五」末我國焚燒處理設施能力要達到無害化處理總能力的 35%以上,其中東部地區達到 48%以上;「十二五」新增垃圾焚燒處理能力 22.3 萬噸/日,處理能力達到 30.8 萬噸/日,新增焚燒廠逾 100 座。由此,「十二五」我國垃圾焚燒市場高速增長,且「十三五」會持續增長,但增速放緩;新增焚燒能力繼續集中在東部沿海地區且項目平均規模大,並逐步向中西部及二三線城市轉移但項目平均規模有所下降。商業模式上已從傳統 BOT 向 DBO、O&M、EPC 等延伸,未來將逐步向 PPP 模式發展,並轉戰綜合環境服務。

  焚燒行業的布局搶灘已日趨激烈,焚燒市場占有率靠前的 12 家企業合計市場占有率達 65.84%。領先企業紛紛由單純的運營向全產業鏈延伸,並通過併購快速切入和占據市場。 隨著國家在特殊領域垃圾處置目標的確立,以及相關政策的出台,污泥處理、危險廢棄處理等領域內的產業環境得到明顯改善,市場需求開始快速上升,開始進入行業成長期,市場潛力巨大。目前國內多家大型環保企業和風險投資機構都紛紛布局污泥處理行業,形成了干化焚燒、協同焚燒、脫水填埋等幾條較為清晰的技術路線,國家政策的出台進一步明確了協同焚燒技術的發展地位。危廢行業的布局搶灘也已經開始,蘇伊士、威立雅等國際公司和光大等環保企業紛紛通過併購快速切入市場。此外,危廢行業壁壘較高,行業發展將顯著受益已有的市場參與者。隨著政府監管和社會監督的日趨嚴格,政府或業主將主動尋求專業運營託管、資產轉讓等渠道。未來危廢市場項目的建設重點將轉向解決技術上較難處理的二次污染問題,擁有核心技術的專業公司相比單純投資型企業,將獲得更明顯的市場優勢。

  2、垃圾填埋效益魅力仍存

  就填埋行業而言,我國已處於行業成熟期,根據「十二五」規劃目標,「十二五」末我國填埋處理設施能力仍占無害化總能力的 59%;「十二五」新增垃圾填埋處理能力 16.9 萬噸/日。由此,「十二五」我國填埋市場穩中有降,未來中小城市填埋場的建設將保持增長趨勢。商業模式上現已開始逐步向園區建設和綜合環境服務發展。更多相關信息請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垃圾處理機行業市場供需前景預測深度研究報告

  目前我國填埋行業以政府投資運營為主,僅有少量特許經營項目。領先企業一是技術含量較高,能夠提供滲濾液處理工程一體化服務;二是注重資源回收利用,如填埋氣發電等;三是以投資公司為平台,通過併購等手段快速切入和占據填埋市場。

  3、餐廚垃圾處理市場快速打開

  當下,餐廚處理行業尚處於成長期,餐廚垃圾處理的企業已漸成規模,但還沒有出現具有明顯優勢的行業龍頭,市場集中度不高。專業餐廚垃圾處理企業不僅面臨以垃圾焚燒發電為主業的重資產公司和垃圾滲濾液處理領域龍頭企業進入的雙重壓力;另一方面,專業化企業之間競爭也在加劇,企業需要在技術、資金、戰略定位、商業模式等上修煉內功。

  隨著餐廚垃圾處理市場的逐步發展,市場將在未來加速釋放。 2014 年,多家公司在餐廚垃圾處理領域斬獲項目,各公司將在 2015 年迎來市場集中爆發期。技術保障、資金支撐、政府資源三者將決定餐廚垃圾處理企業的未來發展,具有資金、技術、經驗等優勢的企業有更好的發展機會,行業龍頭企業將在未來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勝出。餐余垃圾以及土壤修復領域在國外的垃圾處理經驗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因技術層面暫未有所突破,國內進展較慢,但仍有著巨大的市場空間,早已有海外巨頭搶先布局餐余垃圾處理這項領域。

  4、垃圾收運市場逐步開啟

  目前,國內垃圾收運系統的投入遠遠落後於處理系統,企業往往將更多的資金投入到焚燒和填埋等後端環節。但作為垃圾處理的前端環節,垃圾收運的完善和優化對垃圾綜合管理系統的高效運行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從國外廢物管理公司經驗來看,50%的垃圾處理收入來源於垃圾收運。由此可見,垃圾清掃、收運的潛在市場很大。進軍垃圾收運系統將成為垃圾處理企業今後的發展方向。

  目前,我國垃圾收運市場尚屬起步階段,市場不規範、主體相對弱小、地方壟斷強等諸多問題需要突破。未來,垃圾收運市場空間廣闊,特別是農村垃圾收運市場潛力巨大,據估算,垃圾收運蘊藏千億級市場空間。

  5、廢棄電器電子處理漸漸露「暴利」

  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已於2012年7月1日正式實施,將使中國電子廢棄物進入指定企業的定向處置階段,保障公司在電子廢棄物處理領域的優勢得到發揮。基金補貼制度,使電子廢棄物處理獲取穩定長效的財政政策支持,為公司新增業務的快速成長與獲取良好收益奠定了堅實基礎。2013年12月,國家財政部頒布《關於完善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等政策的通知》,規定將已建成的優質處理企業納入基金補貼範圍,同時,還明確規定了基金補貼企業的退出規定。該項規定對於優質處理企業取得處理資質和拓展規模具有重要意義。

  2015年2月,國家發改委等六部委發布的《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目錄(2014年版)》中新增的電熱水器、燃氣熱水器、印表機、複印機、傳真機、吸油煙機、監視器、移動通信手持機、電話單機等電子廢棄物,大大擴大了電子廢棄物收費處置的範圍,使生產者支付處置費成為電子廢棄物回收處置企業的正常持久的收益,為公司等處理電子廢棄物的企業帶來廣闊的市場空間與持續利益增長。

  國家支持生活垃圾處理、循環利用環保能源行業的發展,尤其對垃圾無害化處理相關行業,因此垃圾焚燒發電行業發展前景良好,市場環境逐步成熟,隨著市場化程度逐步提高,市場規模迅速擴大,新的競爭者也會隨之出現,競爭者的增加可能會導致垃圾處置費下滑,不利於公司未來繼續擴大市場份額或業績增長。

  6、危廢處理市場持續升溫

  據統計,2013年,危廢產生量4824萬噸,但真正實現集中處置的比例不到35%。預計2015年危廢產生量將達6000萬噸。面對如此嚴峻的危廢處理市場,國家危險廢物規範化管理體系逐漸形成,制定了危險廢物污染防治規劃,公布了危險廢物和醫療廢物目錄,發布了危廢填埋、焚燒的污染控制標準與技術規範,建立了危險廢物集中處置收費制度,促進了危險廢物處置產業化發展。

  此外,危險廢物處理處置技術已逐步成熟,投資力度也在加大,危險廢物市場在逐漸升溫,資本市場的關注度也開始提升。目前,危廢處理市場參與者眾多,但整體規模和生產能力偏小,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較少。

  隨著相關環保政策密集出台,環保產業成為景氣度最高的新興產業之一。產業資本向環保領域聚集,節能環保行業投資增速加快,市場空間打開,同時也帶來了產業升級,行業競爭不斷加劇。2014 年,在有利政策的支持下,固廢行業獲得資本市場高度關注,交易活躍,併購和上市熱潮迭起。據不完全統計,2014 年,固廢領域發生併購 26 起,涉及交易金額 100 億元以上。優秀固廢企業通過併購整合突破地域、規模、業務結構等發展瓶頸,現快速擴張。然而對大多數固廢企業來說,未來還需緊緊抓住環保行業發展的契機,充分利用好政府鼓勵大力發展環保產業的優惠政策及各項獎勵,大力開發新型環保設備新技術產品和行業新市場,開拓垃圾焚燒發電、固廢、醫廢工程項目市場新區域和工程建設。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垃圾處理相關研究報告
垃圾處理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