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對冷鏈設備市場分析了解到,食品腐爛變質往往是導致食品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從政策和法規趨勢看,近年來關於食品安全的行業標準正在不斷加碼;而食品加工、物流、商貿等企業出於防範事故、提升企業形象等因素考慮也有增加冷鏈設備的動力。
我們在冷鏈行業深度報告「舌尖上的冷鏈」中指出,食品安全與食品保存溫度息息相關。據統計,我國居民家庭對易腐食品的消費占比超過30%,近年來食品安全問題頻發,我國巨大的易腐食品消費量與低水平食品冷鏈物流流通比例十分不匹配,為食品安全埋下巨大隱患。如今國家領導人紛紛對食品安全問題親自批示,顯示我國高層對食品安全問題的高度重視。冷鏈設備從食品生產端的 「最初一公里」到消費端的「最後一百米」為食品品質提供全程的安全保障,此次國家高層的強調批示將強烈刺激冷鏈設備的下游需求。
我國超過80%的農產品在運輸途中沒有溫度監控。這就意味著80%以上的易腐食品在運輸過程中無法保證冷藏質量。美國、日本等已開發國家冷鏈行業發展已經十分成熟,參考其發展歷程,每一次冷鏈行業標準的出台和完善都強烈刺激行業發展,主要原因在於嚴格、完善、系統的行業標準為易腐食品在流通過程中各個環節的溫度做出強制性要求,這就使得物流運營商、食品加工企業、大型商超等下遊行業對上游冷鏈設備行業的需求大幅提升。
綜合以上我國各個方面的驅動因素分析,預測未來5年我國冷鏈市場將以CAGR=25%的速度擴張,2020年市場規模將達到4700 億。更多最新冷鏈設備市場分析信息請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5年中國冷鏈設備產業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