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旅遊業2017年綜合貢獻8.77萬億元,對國民經濟貢獻達11.04%,對社會綜合貢獻達10.28%。我國已步入大眾旅遊新時代,旅遊消費升級、人工智慧等技術革新都為旅行服務企業的發展提供了新機遇與新挑戰,旅行服務企業要積極把握行業發展趨勢,提前謀劃布局,方能在競爭中脫穎而出。以下對旅遊服務行業前景分析。
旅遊服務行業前景分析,我國居民旅遊消費意願較強,其中32%消費水平再3000-5000元/人。而2018年暑假旅遊客單價有著較大幅度的提升,2018年出境遊人均花費達到8589元/人,同比增長32.9%,國內長線游平均花費達到3344元/人,同比增長19.3%。旅遊服務行業分析指出,其中高品質產品需求比例持續提升是整體花費水平大幅增長的主要原因,一些相對奢華的產品也陸續登上暑期旅遊市場。
我國旅遊消費意願
隨著遊客消費心理日趨成熟,個性化與多元化的旅遊需求日益突顯,旅遊逐漸成為一種異地化的生活方式。對旅行服務企業而言,深挖特色領域潛力,積極主動地適應個性化、定製化的旅遊需求是企業發展的必經之路。現從三大優勢來分析旅遊服務行業前景。
旅遊服務行業前景分析,我國有許多令人心往神馳的名山秀水等寶貴的自然旅遊資源,又有許多珍貴的歷史文物、古蹟和著名的古代建築工程。許多地方具有特色的風土、民俗,也是吸引旅遊者觀光的項目。
旅遊服務的各要素的供給愈來愈充裕,隨著中國入境旅遊的迅速增多,國內外航空公司都不斷開闢到中國的新航線,以滿足前往中國旅遊的巨大需求。旅遊服務行業前景分析,這些年中國星級飯店數量增長很快,而且是高中低檔合理適當分配;經濟型飯店的蓬勃發展也為中低端散客市場入境旅遊者的住宿提供了更大的便利。
旅遊服務行業前景分析,我國一直秉持和諧外交政策,為旅遊服務業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我國在外交上取得的成功推動了經貿發展和旅遊貿易發展。近年來,中國對外進行頻繁的外交活動無疑又促進了旅遊服務貿易的發展。
旅遊服務行業前景分析,經過20多年的發展,我國旅遊業的開放程度在不斷加強,不管是出境旅遊目的地的漸次增加,還是外匯管理政策的逐步放鬆;不管是越來越多的中國人走出國門輕鬆旅遊,還是越來越多的外資旅行社進入中國市場參與競爭,都反映出我國旅遊服務業在自身壯大的同時,體現出更加開放的姿態。「酒香不怕巷子深」已不適用了,只有在中國現有豐富資源的財富前提下,進行有特色的宣傳(如紅色旅遊、世界遺產地游、區域旅遊等),不斷完善,才能為我國旅遊服務業迎來一個新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