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禮縣蘋果產業作為甘肅省重要的經濟支柱之一,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從早期的零星種植髮展到現在的規模化生產。2024年,禮縣蘋果種植面積達到4萬多公頃,總產量達到52.6萬噸,總產值達到22.9億元。隨著市場需求的變化和科技的進步,禮縣蘋果產業在品牌建設、產業鏈延伸、農文旅融合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但也面臨著基礎設施薄弱、市場競爭激烈等挑戰。本文通過分析禮縣蘋果產業的發展現狀和未來趨勢,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旨在推動禮縣蘋果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一)蘋果產業規模與市場份額不斷提升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蘋果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近年來,禮縣蘋果產業呈現出顯著的增長趨勢,產業規模和市場份額不斷擴大。禮縣蘋果種植面積逐年攀升,2024年果園總面積達到4萬多公頃,蘋果總產量達到52.6萬噸,總產值達到22.9億元。在市場份額方面,禮縣蘋果在國內外市場上影響力極強,占有重要地位。隨著國際貿易的不斷發展,禮縣蘋果出口量不斷增加,外貿經濟收益可觀,為其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二)強化品牌建設,帶動特色產業發展
經過多年的發展,「禮縣蘋果」已經成為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並通過「兩品一標」認證。禮縣創建並註冊了多個蘋果品牌,如「祁山」牌蘋果、「先秦貢果」、「始皇貢果」等。品牌優勢不斷帶動蘋果產業可持續發展。例如,禮縣遠亮果蔬有限責任公司的禮縣蘋果主要出口到東南亞,全渠道年銷售有望達到6萬噸。同時,通過縣域跨境電商企業,銷售範圍更廣,銷售量不斷增加,持續發展的禮縣蘋果的外貿規模有望達到6.6萬噸。
(三)延伸產業鏈,助力農業興縣
禮縣在蘋果產業發展過程中,不斷探索發展之路,把一二三產融合發展作為當前蘋果產業發展的第一要務,不斷拓展市場空間,延伸產業鏈條,提高果品附加值。例如,引進天水長城果汁廠,建成隴南長城果汁飲料公司,截至2023年加工濃縮蘋果汁10.36萬噸,產品質量被用戶稱讚,產品銷售於國內外,增加了果農收入。
(四)農文旅+電商,助力蘋果產業振興
隨著電商與自媒體和文化有機結合發展模式的推行,禮縣把蘋果作為農文旅數字電商的主推產品,發揮蘋果產業優勢,鼓勵龍頭企業、合作社、經銷大戶與電商平台合作,把農村文化與休閒觀光農業有機結合,不斷開拓蘋果銷售新門路。舉辦中國農民豐收節暨甘肅隴南(禮縣)蘋果產銷對接洽談會,採用禮縣特色產品展區、果園採摘鄉村旅遊體驗、分會場銷售推介、書畫攝影展、電子商務營銷展、文藝演出等系列活動,宣傳推介隴南禮縣蘋果及特色產品,擴大影響力,推動「網際網路+」與現代農業深度融合,促進全縣經濟健康發展。同時,禮縣組建電商團隊42個,利用快手、抖音等平台,2023年蘋果銷售達到3.2億元。
(五)大數據是蘋果產業發展的動力
為加快推進禮縣蘋果產業從規模化、標準化向數位化、智慧化發展,禮縣蘋果產業以實施「禮縣蘋果產業大數據平台」項目為契機,綜合運用網際網路、物聯網、雲計算、區塊鏈、5G等技術要素,以禮縣12萬果農為大數據基礎,使禮縣蘋果實現了三個有:一是讓蘋果有「身份」。採用區塊鏈技術,給蘋果貼上二維碼「身份證」,可以進行質量的追溯,杜絕假冒侵權、維護品牌形象。二是讓蘋果有「嘴巴」。讓大數據和AI賦能蘋果產業,實現對蘋果產業的人工智慧答覆,可以高效精準解決蘋果全產業鏈從業人員有關種植技術、病蟲害防治、市場價格、新技術推廣、市場分析等方面的問題。三是讓蘋果有「影子」。以蘋果產業大數據平台的建設經驗和技術為切入點,形成可複製、可推廣、可持續品種大數據應用模式,推進大數據在農業各環節、各領域的應用和整合,助力禮縣農業產業大數據平台研究開發。
(六)較高的管理水平是禮縣蘋果品質的保障
在種植技術方面,禮縣蘋果種植業積極探索和採用先進的蘋果栽培技術。採用矮化密植技術,改變了傳統的種植模式和觀念,加強管理,單位面積的果樹數量得到增加,果品品質和產量明顯提升。推廣節水灌溉技術,節約了水資源和勞動成本,保障蘋果樹在關鍵生長階段的水分供應,促進果實品質的提高。在管理水平提升方面,通過各類培訓,特別是高素質農民培訓、農村實用人才培訓,為禮縣提供了2800餘名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果業專業技術人才,為禮縣果業產業發展提供高水平的技術支撐。
(一)蘋果產業的基礎設施薄弱,政策環境有待加強
種植基礎薄弱,使得現代科技的綜合應用水平低下,優質品種和先進的實用技術應用推廣不暢。政府對蘋果產業發展的資金投入和優惠政策還存在短板和不足,導致農民種植蘋果的積極性不高。
(二)市場競爭激烈,品牌建設亟待加強
在國內蘋果市場,禮縣蘋果競爭壓力十分嚴峻。在陝西、山東等地的蘋果品質不斷提高的情況下,甘肅禮縣蘋果產業面對挑戰急需做出積極調整。雖然禮縣蘋果在品牌建設方面已不斷加強,但市場競爭力還不夠,創新和多樣化的營銷策略還不夠,消費者的關注度和認可度不高,市場競爭中的地位還不高,品牌建設亟待加強。
(三)科技創新能力有待提高
在技術創新方面,種植技術存在明顯不足。傳統的種植方式和管理模式不能滿足現代市場需求。隨著科技的進步,先進的種植技術不斷湧現,如精準灌溉、智能溫控、果實品質監測等,這些技術在禮縣的推廣和應用滯後,直接影響了蘋果產量的提高,制約了蘋果品質的提升,致使禮縣蘋果市場競爭力減弱。科研投入不足,禮縣在蘋果科研方面的投入相對較少,專業的科研機構和專業人才短缺。導致禮縣在蘋果新品種選育、病蟲害防治、果實品質提升等方面的研究相對滯後,也使科研成果得不到推廣和應用。
(一)強化種植基礎,強化政策環境
在種植基礎方面,應綜合運用現代科技來提升禮縣蘋果種植水平,例如加強新品種種植,提升栽培技術,合理利用土地,推廣高新技術,使蘋果園抗旱能力更強。在政策環境方面,可以加大蘋果產業獲取資金支持或其他形式的優惠政策的力度,有效引導禮縣蘋果種植和產業發展。另外,禮縣也要不斷完善農民進入果園內部加工企業的政策,提高蘋果加工企業的質量,進一步提升當地蘋果產業的效益。
(二)優化品牌經營,加強市場運營
加大對品牌形象的推廣力度,激發消費者購買慾望;同時,優化發展渠道,加大新渠道的開拓力度,吸引新的消費群體,進一步提升禮縣蘋果的影響力。在市場運營方面,可以立足當地,發揮專業種植、加工分開、市場運營分離的優勢,強化集中經營,壓減禮縣蘋果經營成本,降低消費者購買費用;同時更加注重就地市場營銷,參加國內外果品展會,促進禮縣蘋果在市場上的業務開拓及獲得更多消費者認可。
(三)加強科技創新能力,培養提升從業人員技術水平
蘋果行業現狀分析指出,把水肥一體化技術、智能溫控等技術應用於蘋果產業生產實際中,提升果品品質。同時不斷加大科研投入力度,以高素質農民培育項目的實施為依託,提高果農的專業技術水平,助力技術、產量、品質再上新台階。
禮縣蘋果產業在多年的發展中取得了顯著成就,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市場份額逐步提升,品牌建設成效顯著,產業鏈不斷延伸,管理水平不斷提高。然而,禮縣蘋果產業仍面臨基礎設施薄弱、市場競爭激烈、科技創新能力不足等挑戰。為推動禮縣蘋果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應強化種植基礎,優化政策環境,加強品牌建設和市場運營,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培養專業技術人才。通過這些措施,禮縣蘋果產業有望在2025年實現更高水平的發展,成為甘肅省蘋果產業的典型和樣板,為禮縣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和鄉村全面振興提供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