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國接待入境遊客13948.24萬人次,同比增長0.80%,規模總量創下歷史新高。入境旅遊是旅遊大國向旅遊強國轉換的一個重要指標,也是提升國際旅遊競爭力的非常重要途徑,同時也是旅遊業融入國家戰略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切入點。以下對入境旅遊行業概況分析。
入境旅遊行業概況分析,在入境遊客中,入境過夜遊客人數情況如下。2012年,接待入境過夜遊客5772.49萬人次,2017年,接待入境過夜遊客達到6074萬人次,同比增長2.5%。入境旅遊行業分析指出,2018上半年,入境過夜旅遊人數3072萬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長2.0%。
2012-2018上半年接待入境過夜遊客情況
我國加入WTO以後,國際旅遊市場面臨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特別是入境旅遊面臨的形勢更加嚴峻。我國旅遊業要持續發展,真正跨入世界旅遊強國的行列,必須重視入境旅遊業的發展。現從五大原因來分析入境旅遊行業概況。
1、在我國主要客源市場中,日本經濟陷入技術性衰退,入境旅遊行業概況分析,俄羅斯經濟受西方國家制裁和國際油價暴跌影響將明顯低於增長預期,歐元區經濟復甦依然脆弱。
2、國際金融危機以來引發的經濟衰退和波動,以及在當前經濟發展前景尚不明朗的背景下,多數國家特別是發達經濟體的居民在消費方面仍然謹慎保守,對旅遊消費特別是中遠程距離旅遊消費的價格還較為敏感,直接影響旅華消費意願。入境旅遊行業概況分析,短期內實現入境旅遊市場較快增長並不現實。
3、國際金融危機後,許多國家和地區把振興旅遊業作為刺激經濟增長的重要舉措,紛紛針對我主要客源市場出台免簽、延長簽證我國有效期等出入境便利化措施。入境旅遊行業概況分析,自2005年人民幣匯改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升值33%。人民幣外升內貶,推高了主要客源國中國旅遊產品的價格,削弱了中國旅遊產品的價格競爭力。在法國等歐洲國家,每條中國線路的銷售價格僅因匯率因素就上漲約30%,歐美不少經營旅華業務的傳統批發商開始把日本、韓國、印度及東南亞作為重點市場開發,極大的抑制了外國遊客來華旅遊的積極性。
4、我國旅遊環境及地緣政治等帶來的消極影響仍然存在。尤其在空氣品質、食品安全等方面出現的問題,經境外媒體的炒作,對中國旅遊形象造成極大損傷。入境旅遊行業概況分析,空氣污染問題是影響英國旅遊者來華的三大原因之一,僅次於費用和語言障礙。另外,中日關係仍未回暖,菲律賓侵占我國南海主權,對來華旅遊均持續產生消極影響。
5、中國旅遊宣傳推廣體系還不夠完善,入境旅遊行業概況分析,旅遊品牌建設還處在起步階段,旅遊宣傳推廣手段還比較單一,旅遊宣傳推廣隊伍專業化水準還不夠高。
入境旅遊行業概況分析,目前出境游市場仍然以大眾周邊國家為主,且對於小眾特色目的地尤其是二三線的開發力度不夠,隨著航線布局的深化,更多觀光性強、目的地特點鮮明的產品將會增多。此外,消費者的需求更加多樣化,產品將逐步加深遊客的體驗感,同時提供更加優質、精細化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