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半年我國入境旅遊市場穩中有降,出境旅遊市場平穩發展,入出境旅遊總人數1.41億人次,同比增長6.9%。入境旅遊是旅遊大國向旅遊強國轉換的一個重要指標,也是提升國際旅遊競爭力的非常重要途徑,同時也是旅遊業融入國家戰略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切入點。以下對入境旅遊行業投資分析。
入境旅遊行業投資分析,2017年我國旅遊總收入預計達5.99萬億元,同比增長10.9%。入境旅遊行業分析指出,其中,國內旅遊人數預計達55.4億人次,收入約5.13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0.76%和12.3%;入境旅遊人數預計達1.4億人次,收入約1270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0.5%和3%;中國公民出境旅遊人數預計達1.48億人次,同比增長13.5%。
2012-2018上半年我國接待入境遊客情況
入境游作為綜合服務行業,受到社會整體的語言和服務水平制約。由於語言不通,外國遊客在三四線及以下的城市和地區也時常遭遇溝通問題,不利於他們的出行遊玩。同為亞洲國家的新加坡在構建多語言環境方面頗為成功,機場、博物館等公共場所都用英語、漢語、馬來語、泰米爾語四種語言加以標註,成功吸引世界各國遊客,這方面的經驗也值得學習和借鑑。現從四大投資機遇來分析入境旅遊行業投資。
「一帶一路」沿線集中了全球近55%的世界文化遺產、近32%的世界自然遺產以及近74%的自然保護區,同時誕生了四大文明、五大宗教,擁有眾多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旅遊資源。入境旅遊行業投資分析,同時「一帶一路」經過馬六甲、中東等全球戰略支點地區,在歐睿公司公布的2017全球旅遊城市100強中,有54個位於「一帶一路」沿線,這些地區的影響能力、輻射能力較強,社會環境較穩定,有助於通過「以點帶面」形式推進旅遊投資取得區域戰略性優勢。
「一帶一路」沿線既有東南亞地區以及地中海沿岸等傳統旅遊勝地,也有中東等新興熱門目的地,其中有31個國家將旅遊業或旅遊開發列為優先發展領域,不斷增長的旅遊市場創造了多樣化的旅遊需求。入境旅遊行業投資分析,與此同時,依託逐漸成熟的信息技術與旅遊規劃管理優勢,我國旅遊產業全球競爭力日益增強,這為沿線國家旅遊市場需求與我國的技術以及管理經驗對接創造了廣闊空間,在旅遊投資推進旅遊全球產業鏈布局的同時為沿線國家帶去技術、管理與品牌,有助於增強我國旅遊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的影響力。
入境旅遊行業投資分析,「一帶一路」沿線已有超過20個國家對我國實行免簽或落地簽,同時,舉辦絲綢之路主題旅遊年、召開旅遊會議、進行官員互訪等一系列旅遊外交和宣傳推廣活動極大促進了出入境旅遊發展,世界旅遊組織、世界旅遊城市聯合會等組織機構積極推進「一帶一路」旅遊合作,不斷完善的頂層設計為我國在「一帶一路」沿線進行旅遊投資活動創造了穩定的政策環境,推動了我國對外旅遊投資向縱深發展。
入境旅遊行業投資分析,圍繞「一帶一路」而設立的亞投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和絲路基金為基礎設施聯通提供了資金支持,這也為旅遊基礎設施的完善創造了條件,旅遊可達性大幅提升;國家援助資金、政策性金融、商業金融等從多個層面為我國旅遊投資在區位以及產業鏈上的可持續拓展提供了資金支持。
入境游是塑造國家形象、講好中國故事的最佳方式之一。入境旅遊行業投資分析,我國入境遊人次增量較緩的情況已經持續多年,可以反映出我國旅遊產品仍較難滿足外國遊客需求,需要繼續向多元化休閒旅遊度假產品升級。此外,當外國遊客在國內二三線城市自由行時,交通以及語言等方面還存在一定障礙,因此,當地政府應該做好多語言旅遊公共設施和服務,更好的解決外國遊客旅華時所面對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