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質是地球上最廣泛存在的物質,包括所有的動物、植物和微生物,以及由這些有生命物質派生、排泄和代謝的許多物質。下面進行生物能源行業前景分析。
生物能源行業分析表示,隨著國內大力鼓勵和支持發展可再生能源,生物質能發電投資熱情迅速高漲,各類農林廢棄物發電項目紛紛啟動建設。我國生物質能發電技術產業呈現出全面加速的發展態勢。
據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2019年一季度,我國生物質發電量為24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6.7%。2019年一季度,我國生物質發電新增裝機97萬千瓦,累計裝機達到1878萬千瓦,同比增長19.2%,繼續保持穩步增長勢頭。
從我國能源結構以及生物質能地位變化情況來看,近年來,隨著生物質能發電持續快速增長,生物質能裝機和發電量占可再生能源的比重不斷上升。具體表現為:2019年一季度我國生物質能源裝機容量和發電量占可再生能源的比重分別上升至2.54%和6.31%。
隨著生物質能源開發利用政策和技術進步的實施,各地區在生物質能源開發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2018年,山東,浙江,安徽和江蘇省生物質發電累計裝機容量排名前四位,分別為258萬千瓦,180萬千瓦,167萬千瓦和164萬千瓦;山東,廣東,湖南等裝機容量分別為50萬千瓦,47萬千瓦,42萬千瓦和24萬千瓦。
從發電項目分布來看,山東省農林生物質發電項目最多,共43個項目;黑龍江、安徽省農林生物質發電項目數量第一。其中,江蘇、湖北、河南、湖南、河北、山西、吉林等省的農林生物質發電項目位居前10位,項目數量從12個省到21個省。
當前中國生物質發電裝機規模占全球的比重已經從2012年的5%左右上升到14%左右。而根據國際能源署(IEA)的判斷,中國有望在2023年超越歐美成為全球最大的生物質能源生產國和消費國,屆時中國生物質發電裝機規模占全球的比重或將上升到22%左右。在中國各項政策的支持和引導下,生物質能源將在中國得到迅速蔓延。
國家能源局《生物質能發展」十三五」規劃》明確提出了第13個五年生物智能發展目標。其中,「十三五」期間,生物質發電利用量達到1500萬千瓦,年產量達到900億千瓦時,以2600萬噸/年取代化石能源;生物天然氣年產量為80億立方米,取代化石。以上便是生物能源行業前景分析的所有內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