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豬 內容詳情
生豬行業政策及環境
 生豬 2020-05-12 11:01:49

  市場供給不足導致豬肉價格、進口數量均創歷史新高,全年生豬養殖頭均盈利高達660元。我國生豬養殖行業表現為明顯的「大行業、小公司」格局,龍頭企業未來成長空間巨大。以下對生豬行業政策及環境分析。

  2020年前三個月,生豬市場繼續高位運行,但不同生豬產品的價格走勢出現了明顯分化。生豬和豬肉價格高位震盪,仔豬和母豬價格則持續上漲。生豬行業分析指出,其中,外三元生豬全國均價從年初的35元/公斤上漲至2月下旬的38元/公斤,之後又穩中回落,截止3月中旬為36元/公斤,相比年初上漲了3%左右。白條豬肉價格走勢大體相同。

生豬行業政策及環境

  生豬是全球最大的畜牧品種,同時也是我國價值最大的農副品種,當前國內市場規模過萬億元,正常年份年出欄量接近七億頭。2019年因生豬疫情對行業造成巨大打擊,出欄量降至5.4億頭,但仍占到全球約一半的生豬出欄量。豬肉產量逾4200萬噸,由於近期價格上漲,市場規模已由正常年份的近萬億元上升為近2萬億元,是影響物價指數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現從三大標準來分析生豬行業政策及環境。

  首先,過度干預,影響市場機製作用。生豬行業政策及環境分析,全方位的財政補貼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生產者的心理預期,「不看市場看市長」,市場價格的調節作用趨於弱化。即便在價格下跌時,養殖戶仍然維持甚至增加母豬存欄,雖然有利於保證後續市場供應,但也導致後期仔豬補欄和生豬供給過度增加,市場嚴重供大於求,進而價格進一步大幅下滑,生產者大面積虧損。

  其次,分頭管理,難以形成政策合力。生豬行業政策及環境分析,各類生豬補貼資金名目過多,管理多頭,用途重疊,以致力量分散、效果抵消。從監督管理來看,各類生豬補貼項目分屬畜牧、發改、商務、環保及農業等部門分頭管理,扯皮多,協調難,無法形成政策合力。從使用方向來看,各類補貼資金在支出邊界上存在交叉或重疊。

  如養殖和屠宰環節的病死豬無害化處理補助方向大體相同,但分屬商務、農業部門管理。從使用效能來看,由於資金分散且制度僵化,導致政策效果被弱化。生豬行業政策及環境分析,如生豬保險補貼政策,保額低、險種少,難以調動養殖戶投保積極性;又如能繁母豬補貼,實踐中難以甄別操作,只能「撒胡椒麵」;再如豬肉儲備,監管難度大,儲存成本高,且由於儲存期短,出庫周期與市場調控周期往往不一致,時常出現價格下跌時國家拋儲的情況,導致調控效果大打折扣。最後,政策不穩,影響農民生產預期。

  近年來,為解決生豬市場價格周期性波動,「肉貴傷民」與「豬賤傷農」現象交替出現的問題,國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生豬生產、流通的財政支持政策,取得一定成效,但也暴露出不少問題。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生豬相關研究報告
生豬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