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博智業研究中心指出:目前,我國石化行業面臨著四個比較突出的問題。
一是行業產能過剩形勢嚴峻、產品同質化現象不斷蔓延。目前,我國部分化工產品產能過剩,企業盈利能力較差、經營困難,主要有燒鹼、電石、PVC、純鹼等行業。除了傳統產品外,部分屬於戰略新興產業的產品也出現了產能過剩的趨勢,如聚甲醛等。產能過剩,還體現在產品的同質化,而產品同質化主要來自於技術的同質化。
這主要是由於我國化工產品原創技術少,多數技術來自於引進。而世界先進技術對我國轉讓較少,因此世界二流技術成為我國引進的熱點。技術一旦可得後,造成生產廠商蜂擁而上的局面。
二是對外依賴屢創新高、資源瓶頸逐漸加緊。近幾年,我國的原油對外依存度呈逐年增加趨勢。我國原油對外依存度在2009年首次突破50%,在2012年達到56.4%(當年原油產量2.07億t,進口2.71億t,出口0.02億t,表觀消費量4.76億t)。除原油外,其他資源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如,目前沿海沿江投產和在建的MTO產能270萬t/a,需外購甲醇800萬t/a,而2012年全年我國進口的甲醇才500.1萬t,MTO大量產能的釋放將改變甲醇的貿易格局。我國丙烷脫氫制丙烯在建產能近500萬t/a,2012年我國進口液化丙烷188.3萬t,進口量最高的年份2004年進口量也僅296.1萬t。
三是安全環保意識提高、本質安全引人關注。近些年,通過廈門對二甲苯(PX)項目、大連PX項目、鎮海煉化一體化項目、天津中沙聚碳酸酯項目、重慶MDI項目等幾個事件引發社會上對石化化工項目中環保問題的極大關注,因此提高本質安全顯得尤為重要,即從工藝、原料、裝置、技術等方面保證石化化工項目安全的生產運行。
四是化工行業節能減排任務艱巨,耗能產品風采難舊。2011年,我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雖然持續下降,但隨著經濟規模的快速擴大,總能耗增長8.9%,為近年來最大增幅,占全國規模以上工業總能耗的19.9%。其中,化學工業增長11.1%,占全國能耗比重11.9%。「十二五」石油和化工行業節能減排目標是,單位工業增加值用水量(比2010年)降低30%、能源消耗降低20%、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化學需氧量(COD)、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總量分別減少8%、8%、10%、10%,揮發性有機物得到有效控制。在節能減排的背景下,國家對化工行業耗能產品徵收了出口關稅,其中粗苯10%,煤焦油15%,氫氟酸15%,磷酸300元/t,硫酸鉀/其他氯化鉀2000元/t,尿素出口價格不高於基準價格時,稅率為2%;出口價格高於基準價格時,稅率=(1.02-基準價格/出口價格)×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