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族館2014年至2019年增加的數量超過以往27年的總和,國內水族館已接近200家,其規模、飼養的水生保護動物品種和數量均位居世界前列。水族館行業雖然發展迅速,但與國外的先進管理理念、保護理念和科研技術尚存較大差距。以下對水族館行業前景分析。
水族館行業前景分析,目前中國水族館人均擁有量相對較低—平均2300萬人擁有一個水族館。相比而言,歐洲平均400萬人、日美平均150-200萬人擁有一個水族館。市場的需求仍比較大。水族館行業分析指出,2010年我國水族館旅遊人次達到4110萬人,2017年水族館旅遊人次增長至6250萬人次,我國水族館收入規模從2010年的55.49億元,增長至2017年的74.07億元。
2010-2017年我國水族館旅遊人次情況統計
水族館是指集海陸動物、機動遊戲和大型表演為一體的主題公園。我國遊客群體呈現年輕化的特點,旅遊市場散客化、自由行趨勢愈發明顯,水族館寓教於樂的特點令其成為親子游和周邊游熱門目的地。VR、AR、全息投影等技術的應用進一步優化升級主題公園旅遊產品,為遊客帶來互動式旅遊體驗。現從五大趨勢來分析水族館行業前景。
(1)國內的衍生消費具有提升空間,海外非門票消費占比接近4成,而國內水族館非門票消費占比僅為20%左右,主要通過落地輕資產項目提升非門票銷售收入比重。
(2)從異地複製進程看,海洋世界娛樂集團全美布局基本完成,11個主題公園投入運營;海昌海洋公園經過2006-2011年的快速擴張期,目前擁有投入運營的主題公園8個以及在建項目2個,步入穩定發展期;大連聖亞前期擴張較為謹慎,近2年開始步入快速擴張,目前2個重資產海洋公園,2個輕資產項目投入運營,預計未來2-3年將有多個項目落地,在國內形成10個左右的產品線。
(3)海外通常擁有多個品牌,彼此有清晰的主線串聯,差異化經營,並不是簡單的重複,並在一個區域由2-3個公園形成集群,提升遊客停留時間及復游率;國內形式較為統一,無論從動物的設置還是表演的內容看都較為同質化,每個區域單體經營(除長隆外)。
(4)海外產品更加豐富,擴大目標客群。而國內主打海洋動物展示及互動,對兒童具有較強的吸引力,而對年輕人的吸引力欠佳。
(5)海外引入強IP,而國內以合作構建自有IP 為主,具有較大不確定性,培育期較長。
水族館行業前景分析,水族館企業在內的整個行業,都要加大對動物福利措施的推進與研究,應更加重視水族館和科研院所、其他水族館、自然保護區,以及國際間的交流合作,國家在這方面的政策希望有所傾斜。儘管行業具備很大的發展空間,水族館行業卻已出現了日益明顯的同質化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