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天然橡膠具有上述一系列物理化學特性,尤其是其優良的回彈性、絕緣性、隔水性及可塑性等特性,所以發展很快。那麼,其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呢?一起看下下文2016年天然橡膠發展現狀分析:
(一)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橡膠企業生存艱難。
目前我國經濟正處於增長速度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疊加」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和壓力。根據公布的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一季度的經濟答卷,經濟增速回落是主要變化趨勢。與此同時,作為傳統製造業旺季,4月PMI值通常為年內高點,而今年4月PMI指數僅為50.4,較上月微升0.1個百分點,不但為歷年4月 最低,而且季節性環比回升幅度也遠弱於歷年同期,顯示經濟下行壓力仍然較大。由於中央政府多次公開表態不會採取短期大規模刺激政策來推動經濟增長,因此經 濟「尋底」姿態依舊,難以給國內天膠需求端創造值得期待的增量空間。同時終端零售環節出現趨緩跡象。汽車經銷商庫存指數走向歷來被視為體察需求冷暖變化的 「溫度計」。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公布的數據6月中國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為58.9%,比上月上升了9.6個百分點,超出預警線近9個百分點,達到今年最高。其中分項指標中的市場總需求指數為34.7%,環比下降17.1個百分點;銷量指數為37.5%,環比下降13.7個百分點,上述指標均透露出6月國內汽車市場銷量有所萎縮,終端需求缺乏持續增長動力。因此天然膠上游供應量充足,下游消費需求卻不旺盛。從今年開始,一些大型橡膠企業的開工率大幅下降;而中小型橡膠企業的生存情況則更加艱難,停工虧損的普遍存在,橡膠企業盈利越來越難。
(二)膠價持續下跌,貿易商經營難度加大,恐陷入惡性循環。
相關業內人士表示,對於天然橡膠的上中下游來說,橡膠價格上漲時,中間貿易商獲利最大,下遊輪胎等製造企業壓力大增,而橡膠價格下跌時,受傷最嚴重的也是中間的傳統貿易商。每年春節前的一兩個月是國內輪胎製造企業備貨期,需求會出現明顯升溫。於是許多傳統貿易商在年底加大進口力度,期望在年底備貨行情中賺上一筆。可是令貿易商想不到的是,2013年 年底的備貨行情異常慘澹,輪胎生產企業對原材料採購意願跌入谷底。而在融資套利貿易的壓制下,傳統貿易商依靠渠道和進銷差價盈利的模式失效,每進每虧,但 出於拉低成本和維持資金運轉的目的,又不得不繼續進口,既推高了庫存,又使得傳統貿易商已被融資套利貿易全面擊潰,處於生死存亡的邊緣。庫存壓力增大往往 伴隨著天然膠貿易商違約不提貨現象,如這種現象擴散恐將衝擊天然膠供應流通體系,應當引起關注。
(三)加強橡膠產業結構調整,完善產業鏈條勢在必行。
當前我國橡膠行業問題重重,面臨著嚴峻的挑戰。由於我國輪胎企業的對外依存度高,天然橡膠價格的大幅波動,使輪胎企業無法控制生產成本,生產運行遇到極大的困難,虧損面加大。另外,由於中國對進口天然橡膠實行高關稅政策,東協10國對中國輪胎出口也實行了不合理的高額關稅,東協10國間的輪胎進口關稅均為5%, 而對進口中國輪胎則實行高關稅,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中國進口其天然橡膠關稅更高。天然橡膠進口高關稅政策使我國輪胎企業兩頭受苦,在國際貿易中不能享受 平等待遇。目前,對我國橡膠行業進行結構調整,為中國爭取橡膠定價權勢在必行。受價格波動影響,到東南亞等天然橡膠主產地建立資源基地,在境外開展天然橡 膠的研發、加工、生產、銷售及出口業務,已成為橡膠行業企業發展的必由之路。目前我國已有多家企業到國外投資天然橡膠種植或加工,但按現行的國家關稅政 策,這部分橡膠資源若返銷國內將按一般貿易方式徵稅,這將使走出去的企業承受比較大的壓力。這些企業在前期建設中已經投入了很多資金,其產品返銷國內時既 要在國外交納出口稅,又要在國內交納進口稅,這將使企業不堪重負。因此,國家應給予在國外投資的企業更多的優惠政策,在鼓勵走出去的同時,還要讓資源「流 回來」,在海外橡膠資源返銷國內時,應給予免關稅或減免進口環節增值稅,或採用先征後退的方式等,以保證國內走出去的企業與國外企業享有平等的市場待遇, 平穩開展橡膠種植及加工並進一步拓寬橡膠附屬產業,推動橡膠行業上下游企業集群式發展,緩解我國天然橡膠資源嚴重不足的局面,為橡膠產業實現可持續性發展 提供源源不斷的資源保障。
更多天然橡膠行業最新相關資訊,請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6-2021年天然橡膠行業市場競爭力調查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