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的持續較快發展,拉動了我國交通運輸產業的發展。2017年我國鐵路運輸旅客發送量30.84億人,2018年我國鐵路運輸旅客發送量增長至42.15億人,預計2019年行業投資規模將在6000億元左右。以下是鐵路運輸行業現狀分析。
「十二五」期間,我國鐵路建設速度再次加快,營運里程和路網密度大幅提升。「十三五」期間,我國鐵路行業依舊保持高速發展。鐵路運輸行業分析,鐵路改革同樣為該階段一大亮點,鐵道部於2013年改制成立中國鐵路總公司,中國鐵路在運價、貨運組織、土地開發等多方面進行了較大變革。
2016年,我國貨物運輸總量440億噸,比上年增長5.7%。鐵路運輸行業現狀分析,貨物運輸周轉量185295億噸公里,增長4.0%。旅客運輸總量192億人次,比上年下降1.2%。旅客運輸周轉量31306億人公里,增長4.1%。規模以上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118.3億噸,比上年增長3.2%,其中外貿貨物吞吐量37.6億噸,增長4.1%。規模以上港口貨櫃吞吐量21798萬標準箱,增長3.6%。
2017年,我國鐵路運輸旅客發送量30.84億人,貨物發送量36.89億噸,旅客周轉量約占全社會運輸的41%,貨物周轉量約占全社會運輸的14%。2012-2017年,我國高鐵旅客發送量由5.1億人次迅速增長至17.1億人次,占鐵路客運量的比重由26.9%上升至43%。近年來,我國城市軌道交通運送旅客人數逐年增長,2017年達到184.8億人,比上年增長23.9億人次,增幅14.9%。
2018年,隨著我國城市規模的擴大和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城市化進程日趨加快,隨之而來的道路擁堵、交通秩序混亂等現象在全國大中城市逐漸突顯。城市軌道交通具有載客量大、運送效率高、能源消耗低、污染小等優勢。因此,加快城市軌道交通的建設,成為我國大中城市在擴展城市規模、改善城市交通環境和打造城市快速立體交通網絡等方面的重要途徑。
今年,中鐵總已經開始配合生態環境部在環渤海及山東地區擴大調整運輸方式範圍,開展港口煤炭礦石疏港「公轉鐵」試點工作。長期來看,隨著試點工作向全國推廣,將改變我國大宗貨物公路運輸主導的格局,帶來鐵路貨運運量長期的增長。2019年1月,鐵路總公司所屬18家鐵路局集團公司已與1014家大型企業進行了協商對接,確定或達成意向的互保協議運量超過20億噸,較去年協議運量增長30%。
預計到2020年,我國鐵路網規模達到15萬公里,其中高速鐵路3萬公里,覆蓋80%以上的大城市。鐵路運輸行業現狀分析,到2025年,鐵路網規模達到17.5萬公里左右,其中高速鐵路3.8萬公里左右;到2030年,基本實現內外互聯互通、區際多路暢通、省會高鐵連通、地市快速通達、縣域基本覆蓋的鐵路網絡。
目前,鐵路作為主要的陸上運輸工具,有著運力大、成本低、適應性強、安全性好等優勢,對世界的工業革命和經濟發展起著重要推動作用。我國地域遼闊、人口眾多、資源分布不均,運力巨大的鐵路大大解決了能源、礦產等重要物資運輸以及國民出行的龐大需求。
總的來說,公路和鐵路是我國內陸運輸的支柱。我國鐵路固定資產投資額整體呈快速上升的趨勢,在中長距離上,高鐵與民航已經成為主流的出行方式,未來新增鐵路里程中高鐵占比較高。以上便是鐵路運輸行業現狀分析所有內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