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孢黴素 內容詳情
頭孢黴素行業環境
 頭孢黴素 2018-12-17 17:25:52

  第三代頭孢菌素前十品牌總體規模為199.2億元,同比增長7.6%,合計份額為37.8%。頭孢菌素類抗生素是抗感染效果很好的一類抗菌藥物,近幾年一直穩居我國抗生素用藥市場第一位。以下對頭孢黴素行業環境分析。

  頭孢黴素行業環境分析,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逐年提高和新醫改政策的不斷推進,市場需求的推動力也將隨之增大,市場擴容的潛力可期。頭孢黴素行業分析預計到2019年頭孢菌素類抗生素市場規模將達873.36 億元以上,其中複方製劑市場規模可達125.49億元,在頭孢類製劑市場中的市場份額將達14%以上。

  2015-2019年我國頭孢菌素製劑及複方製劑市場預測(億元)

頭孢黴素行業分析

  頭孢類抗生素是臨床常用的高效抗生素,其特點為抗菌譜較廣,對厭氧菌有高效;引起變態反應一般比青黴素低,約為青黴素的1/4,特別是引起過敏性休克的病例比青黴素少,使用較安全;對及各種細菌產生的β-內醯胺酶。現從三大趨勢來分析頭孢黴素行業環境。

  起步低、發展快

  頭孢黴素行業環境分析,我國頭孢菌素類抗生素開發生產起步較晚,但發展迅速,從1991年以來,產量每年幾乎翻一番。1999年,已能生產各種頭孢原料藥600噸左右、針劑12.64億支、口服片劑及膠囊11.64億粒。預計2000年原料藥總量可達到900噸左右。

  品種較少、結構不合理

  我國從60年代開始研究開發頭孢菌素,1970年試製成功第一個品種頭孢噻吩,迄今為止,已研製成功11個品種,另有3個品種正在研究開發之中,近年實際在生產的品種有11個(其中頭孢他定與頭孢硫眯的產量很小),僅為世界上市品種的20%。其中,口服品種5個,注射用品種6個;屬第一代的產品6種,第三代的4種,第二代的1種。頭孢黴素行業環境分析,1999年第一代頭孢氨苄、頭孢唑啉與頭孢拉定原料藥的產量就占了頭孢原料藥607噸的84%,結構極不合理。第二代頭孢菌素的良好而均衡的抗菌活性是第一代、第三代不能替代的。雖然每年也進口10多種頭孢菌素,但進口數量仍以第一代為主,其次為第三代,第二代品種數量極少。(參見表八)

  生產技術水平有待提高

  頭孢黴素行業環境分析,我國頭孢菌研究開發起步晚,再加上種種原因,前幾年生產的頭孢菌素技術水平遠遠低於國際,這年來由於多家廠(司)引進技術努力開發,所以水平大大提高。頭孢氨苄和頭孢唑啉收得率分別提高到近年的38%和56%;頭孢拉定和羥氨苄頭孢收得率也較高。上述幾個品種的收得率接近國際水平,但有的品種則較低,個別品種與國際水平相比差距較大,有待繼續提高。

  按其發明年代及抗菌性能,頭孢菌素類抗生素一般可分為4代。頭孢黴素行業環境分析,第一代較早開發,如頭孢氨苄、頭孢拉定等;第二代對β-內醯胺酶較前一代穩定,抗菌譜也較廣,包括頭孢呋辛、頭孢克洛等;第三代抗菌活性更強,包括頭孢他啶、頭孢曲松、頭孢哌酮等;第四代新品種頭孢菌素抗菌譜極廣,對多種革蘭氏陽性菌、陰性菌都有很強的抗菌作用,代表品種是頭孢吡肟、頭孢匹羅。在頭孢菌素類抗生素的發展過程中,它們對革蘭氏陽性菌的抗菌作用越來越弱,而對革蘭氏陰性菌的抗菌作用越來越強。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頭孢黴素相關研究報告
頭孢黴素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