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我國屠宰設備產業布局分析,記者從各地了解到,為落實《全國生豬屠宰行業發展規劃綱要》中關於實施屠宰行業分級管理的要求,全國部分省份正在大力開展對分布其內的定點屠宰場進行分級,鼓勵等級高的屠宰場實施品牌化戰略,提高行業集中度。現對2016年我國屠宰設備產業布局趨勢分析。
年初以來,國內生豬價格一路飆漲,一度衝破20元/公斤大關,達到歷史同期最高水平,「一年漲、一年平、一年跌」的魔咒重現,不少中小屠宰場本身就處於微利水平,生豬價格的瘋漲讓這些企業被陷入「多殺少賠,少殺多賠」的境地,更有一些屠宰場不堪成本重負,無奈歇業。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正常情況下屠宰一頭生豬的淨利潤在30~50元,如今屠宰企業已經陷入虧損的境地,他說,由於屠宰企業的屠宰能力是固定的,如果屠宰的數量只有設計能力的一半,意味著每頭生豬攤銷的成本增加一倍,因此「多殺少賠,少殺多賠」。
記者發現,由於豬肉銷量明顯減少,一些小型屠宰場沒有業務,加上緊縮銀根的影響,已經出現破產的情況。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資金鍊充裕的大型屠宰企業在經歷市場衝擊之後頑強的生存下來,獲得了難得了生存機會,而更多的中小屠宰企業走向了滅亡,中國屠宰行業在這場劫難之後開始加速走向集中化。
作為國內最大的肉類加工基地,雙匯集團一直以來堅持用世界先進的技術設備改造中國傳統落後的屠宰加工方式,用規模化、標準化的「公司+基地」的養殖模式,徹底改變中國幾千年來千家萬戶分散圈養的傳統養殖模式。
據記者了解,目前雙匯集團共有三個生豬養殖場和一個飼料廠,存欄曾祖代基礎母豬1600頭,祖代基礎母豬5000頭,父母代基礎母豬10000 頭,年出欄祖代種豬3萬頭,父母代種豬5萬頭,年出欄育肥豬30萬頭。雙匯集團堅持「用工業理念經營農業,用現代化的裝備武裝農業,用科學技術改造農業」 的生豬養殖發展思路,實現「統一投資、統一建場、統一供應種豬、統一供應飼料、統一防疫、統一污水處理、統一管理、統一收購」八個統一,形成新型的產業化模式,發展綠色飼料與生豬養殖業。
「雙匯集團將加快發展養殖業,進一步完善產業鏈。屠宰廠建到哪裡,配套的養殖場就跟到哪裡。圍繞工廠配套建設年出欄50萬頭的生豬養殖基地,並配套建設年產20萬噸的飼料加工廠,以此來保證對上游生豬資源的安全控制。」雙匯集團相關負責人這樣告訴記者。
在目前國內屠宰行業面臨重新洗牌的大背景下,雙匯集團借提前布局上游養殖產業鏈,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國內肉品的供應和質量安全。
屠宰設備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顯示,到2015年將在全國生豬主產區培育一批年屠宰量100萬頭以上的大型定點屠宰廠,屆時,國內生豬屠宰行業集中度將進一步提高,以品牌化戰略、開展跨區域經營的龍頭企業如雙匯集團等或將從中獲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