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光伏 內容詳情
太陽能光伏行業發展趨勢
 太陽能光伏 2018-04-28 10:49:57

  隨著太陽能電池組件製造成本下降以及政府支持,我國太陽能光伏行業發展迅猛。其中太陽能光伏發電累計裝機容量1.3億千瓦,占全部發電設備容量的比例為7.3%。以下是太陽能光伏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太陽能光伏行業發展趨勢

  趨勢一、全球光伏市場規模持續保持增長,中國光伏產業進入新一輪增長周期

  全球太陽能光伏產業在 2013 年逐漸走出低谷,市場規模進一步擴大,根據歐洲光伏產業協會(EPIA)發布的全球太陽能市場展望(2014-2018)顯示,2013年全球新增光伏裝機量超過38.4GW,較2012 年30GW 增長 28%,全球光伏市場從以歐洲為核心區域逐步向亞洲轉移,中國超越德國,首次成為全球第一大光伏市場。2014 年全球新增裝機量為47 GW,其中中國增量最大(10.6 GW),占到了全球四分之一。根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發布《2016 年中國光伏產業發展形勢展望》,2015 年,全球光伏市場強勁增長,新增裝機容量預計將超過 50GW,同比增長16.3%,累計裝機容量超過 230GW。2015 年我國新增裝機容量15.13GW,與2014 年指標相比,增長了42.73%,繼續位居全球首位。可以預見,未來兩至三年,太陽能光伏行業已進入新一輪的快速增長期。

  趨勢二、交通和光伏將更密切發展全球交通正全面轉向電動化

  交通和光伏將更密切發展全球交通正全面轉向電動化,發展速度之快超乎所有人一年前的想像。然而從一座燃煤電廠給電動汽車充電沒有意義,因為排放的二氧化碳和內燃機的排放一樣多。特斯拉並非首個認識到這點並採取行動的公司,本田汽車的薄膜太陽能電池工廠早幾年就存在了。如今,特斯拉併購「太陽城」讓人看到了聯盟的開始,預計2017年交通和太陽能將更密切發展。

  趨勢三、亞洲已取代歐盟成為中國光伏產品最大出口地區

  2014年,中國光伏產品出口總額達到162億美元,較2013年增長31.8%。亞州成為最大出口市場,出口額為 78.6 億美元,同比大幅增長42.7%,占比達到54.5%,其中日本的出口價值占比約為28%,成為最大出口國家;相比之下,歐洲市場所占比僅為18.8%,出口額較2013年下降15.92%至27.1 億美元。可以看出中國光伏產品的出口結構已經向亞洲傾斜,從以前高度依賴歐美國家逐步轉變為多元化的出口格局。

  除了出口市場結構的良性轉變,中國光伏產品對國際市場的依賴程度正逐漸降低,內銷的比重日益增加。據統計,2007年中國有98%的光伏產品出口至國外。而2014 年,中國光伏發電新增裝機為10.6GW,占到全球光伏組件總產量的30.3%。因此,儘管中國光伏產品的出口額已開始回升,但出口占比呈下降趨勢,歐美等國家對中國光伏產品所採取的「雙反」等貿易保護措施對中國光伏產業的邊際打擊將逐步縮減。

  趨勢四、巴黎氣候協議將推動光伏發展巴黎氣候協議已經生效

  當前德國正在逐步關閉所有核電廠。為了替代非可再生能源並兌現巴黎峰會的承諾,需要有大量投資用於可再生能源、清潔能源,而光伏是必然選擇。一旦領導人開始採取行動兌現承諾,光伏將需要再次擴張容量。2017年這一切都將到來。

  太陽能光伏行業市場前景

  從長遠來看,光伏產業發展前景良好。太陽能作為可再生清潔能源,受到各國的普遍關注,並制定了較長期的發展目標,《太陽能發電發展「十二五」規劃》中指出:「歐盟及成員國頒布了可再生能源行動計劃,到 2020 年歐盟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超過90GW,其中德國光伏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51GW,西班牙光熱發電將達到10GW」。此外,歐盟啟動了「歐洲沙漠行動」,計劃在撒哈拉沙漠建設大規模太陽能電站向歐洲電力負荷中心輸電。歐盟各國普遍通過優惠上網電價政策支持太陽能發電的發展,美國通過稅收減免和投資補貼等政策支持太陽能發電發展。

  綜上所述,展望2017年,中國光伏不缺政策、不缺市場、不缺人財,更不缺總能一不小心產能過剩的生產能力,政策加持,融資鬆綁,技術創新,總體環境不斷改善。因此,無論是跟隨單晶市占而提升單晶產能配比、做降本先驅導入金剛線或是黑矽產品、還是因應未來趨勢跨入下游或分布式市場,企業的定位都需更加明確,以防止被劇烈變遷的環境所邊緣化。在未來的兩至三年,在多晶矽行業技術升級的推動下,金剛線切割技術通過疊加黑矽技術在多晶領域將獲得規模化應用。以上就是筆者對太陽能光伏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太陽能光伏相關研究報告
太陽能光伏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