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吧 內容詳情
2015年網吧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網吧 2015-08-12 09:15:09

  曾幾何時,到網吧去是很多青年人上網的第一選擇。上網服務行業誕生於信息化時代,在縮小城鄉信息差距,解決流動人口和低收入群體的上網需求,豐富社會公眾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目前我國的網吧行業發展趨勢如何呢?是否該順應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發展方式,使其成為經濟主潮呢。下文是小編整理的2015年網吧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網吧

  據悉,我國網吧誕生於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後期,2000年後迎來發展高峰,而在2002年以前,開辦網吧幾乎沒有市場准入門檻。

  考慮到網吧的人員密度和其他社會問題,從2004年開始,國家就基本停止審批新的網吧,2006年左右曾短暫開放,但在2007年後又將審批窗口關閉。如今,大多數網吧經營者採取的是連鎖經營或加盟掛靠的方式取得文化經營許可。

  上述局面在2013年有了「破冰」的跡象。各省可根據地區和城鄉差異,在確保場所每台計算機占地面積不少於2平方米的前提下,分別設立網吧檯數標準,依法開展單體網吧審批。這意味著「不新批一個單體網吧」的政策被廢止。

   網吧增速明顯放緩

  與政策放開對應的是,中國網吧市場的持續萎縮。

  文化部《中國網吧市場年度報告》顯示,截至2009年底,全國網吧用戶規模達1.35億,年增長率為6.7%,增速明顯放緩。2010年網吧市場規模開始萎縮,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統計顯示,市場規模同比下降12.96%。2012年底,網吧市場收入總規模為537億元,同比下降13.2%。最新一份報告顯示,截至2013年底,我國網吧數量為13.5萬家,終端台數1180萬台,用戶1.19億人。受移動網際網路衝擊、經營成本上揚及用戶數量下降等因素的影響,網吧收入總規模為520億元,比上年下降3.2%。

  河南網吧放開一年增近千家

  一邊是網吧的經營困境,一邊是政府審批解禁的「救場」。政府為何在此時放開單體網吧審批,新政能解救網吧嗎?

  業內人士分析,此次全面放開網吧審批,是為了讓網吧市場准入與管理工作能夠與市場的變化相適應。

  「自 2006年以後,我省就停止網吧牌照全面審批。從2009年開始,我省按照國家規定,只發展連鎖網吧。幾年來,我省的網吧總數基本上還算穩定,一直保持在 8000家左右,但城鄉比例有所調整。」萬捷說,前些年,網吧主要分布在城市裡,這幾年市區的網吧減少,但城鄉接合部乃至農村的網吧開始增加。尤其是去年放開單體網吧審批以來,一年內我省網吧增加了近千家,總數達到9000餘家,而在新增的近千家中,大部分位於城鄉接合部、農村。

    城市網吧想發展就得改路線

  「國家這個時候放開網吧,有啥用啊?現在還有幾個人願意開網吧呀?」昨天,東方今報記者採訪了多位鄭州市民,大家都覺得網吧到了生死關頭。

  這個說法並不是沒有一點道理。近日,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發布的報告顯示,2014年上半年,通過網吧上網的人數比例處於較低水平,而網民上網場所的首選仍然是家庭,其比例為91.3%。這意味著,網吧上網的網民數量出現實質性下降。因此,不少人認為,網吧審批開放最終對網吧行業發展的影響力有限。

  近年來,走高端路線的網吧逐漸增多,目標人群包括都市白領等,探索網吧結合咖啡館等思路。「變化即機遇。」萬捷指出,移動網際網路是衝擊網吧發展的因素,反過來也有可能成為網吧發展的新機遇。只要能提供獨特、無法取代的服務,網吧就有存在的價值。相關網吧行業信息請查閱《2012-2018年中國網吧市場發展戰略研究報告》。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網吧相關研究報告
網吧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