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星通信 內容詳情
衛星通信行業現狀分析
 衛星通信 2020-08-20 11:38:54

  2019年全球衛星通信市場規模達到了10242.3億元,年複合增長率(CAGR)為0.025,占航天產業收入的44.3%,寬帶各類業務的價格下降了35-60%,以下是衛星通信行業現狀分析。

衛星通信行業現狀分析

  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及衛星產業基數的增長,全球衛星產業收入增速有所放緩。根據衛星通信行業分析數據,2019年全球衛星產業總收入達到2605億美元,同比增長2%,其中發射服務收入55億美元,衛星製造收入139億美元,地面設備製造收入1134億美,衛星服務收入1277億美元。

  衛星通信行業現狀分析指出,我國衛星通信主要以C頻段(4-8GHz)和Ku頻段(12-18GHz)為主,少部分衛星採用Ka頻段(27-40GHz)。頻率的高低,決定了通信傳輸帶寬的大小,頻率越高,單位時間傳輸的數據量上限也越高。所以高通量衛星採用Ka頻段為主。但在發射功率給定的情況下,頻率越高,傳輸距離則越小。因此,高通量衛星運行軌道主要以低軌道為主。

  航空領域:我國航天發射活動創下歷史新高,運載火箭發射次數超越了美國,全年共計執行39次發射任務,占全球總數的34%。目前,我國的通信、導航、遙感等各類在軌應用衛星超過200顆,超過了俄羅斯的134顆,成為世界第二。預計我國還將發射約120顆衛星,其中包括通信衛星20顆左右、遙感衛星70顆左右、導航衛星30顆左右。

  高鐵領域:我國高鐵營業里程25200公里,高鐵旅客周轉量達到5876億人公里,占鐵路旅客周轉量達到43.67%,仍有較大提升空間。衛星通信行業現狀分析指出,由於高鐵途經地區通信基站密度較低,且需在各個基站間進行信號切換,地面通信信號不穩定。高通量衛星更穩定的通信信號和更大的覆蓋範圍能夠為高鐵旅客提供更優質的通信服務,有利於滿足車載通信的特定需求。

  《「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指出,「十三五」是我國由網絡大國向網絡強國過渡的關鍵時期,主要從科學規劃和利用衛星頻率/軌道資源、統籌推進航天領域軍民融合、建設陸海空天一體化信息基礎設施等方面著力,同時集中突破低軌衛星通信、空間網際網路等前沿關鍵技術,推動空間與地面設施互聯互通,構建覆蓋全球、無縫連接的天地空間信息系統和服務能力。

  預計到2020年,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和有條件的地方電視台開辦4K頻道,不少於5個省市的有線電視網絡和IPTV平台開展4K直播頻道傳輸業務和點播業務,實現超高清節目製作能力超過1萬小時/年;4K超高清視頻用戶數達1億;在文教娛樂、安防監控、醫療健康、智能交通、工業製造等領域開展基於超高清視頻的應用示範,以上便是衛星通信行業現狀分析所有內容了。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衛星通信相關研究報告
衛星通信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