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新材料 內容詳情
稀土新材料行業現狀
 稀土新材料 2018-11-25 16:42:30

  2008年,稀土新材料的消費量在3.8萬t,占總量的55%,到2018年,已經實現了9.2萬t,占稀土消費總量的67%。稀土材料在我國具有非常大的發展優勢,我們具有豐富的稀土材料原料,由於過去科學技術的不發達,使得這些材料沒有被充分的利用起來。以下對稀土新材料行業現狀分析。

  稀土新材料行業現狀分析,目前我國稀土行業產業鏈總產值超700億元。2007~2016年我國稀土行業總產值從287.6億元增長至753.5億元,其中,2011年工業產值為852.4億元,同比增加127.0%,主要源於2011年以來(「十二五」首年)我國稀土行業市場和政策方面出現重大變化,主要稀土品種如氧化鐠釹的價格在2011年出現較大漲幅。稀土新材料行業分析指出,之後稀土價格回調較大,行業總產值有所下降,預計隨著近期原材料產品價格的上揚,稀土產業總產值將受益於上下游產品價格上漲以及消費量增長,未來有望增加。

  稀土產業鏈總產值超700億元(億元)

稀土新材料行業分析

  稀土產業在過去的兩年中經歷了產能過剩、價格低迷、企業困難的階段,但是隨著國家「十三五」規劃中重點提及的「稀土供給側」改革帶來的市場機會增多,特別是下游新材料的需求將會拉動「釹鐵硼永磁」「環保催化技術」「節能伺服電機」等下游高端運作市場,未來五年中國稀土新材料整體市場樂觀看好,存在巨大的投資空間。現從五大現存問題來分析稀土新材料行業現狀。

  1.資源過度開發

  稀土新材料行業現狀分析,經過半個多世紀的超強度開採,中國稀土資源保有儲量及保障年限不斷下降,主要礦區資源加速衰減,原有礦山資源大多枯竭。包頭稀土礦主要礦區資源僅剩三分之一,南方離子型稀土礦儲采比已由20年前的50降至目前的15。目前,采富棄貧、采易棄難現象依然嚴重,資源回收率較低.南方離子型稀土資源開採回收率不到50%,包頭稀土礦採選利用率僅10%。

  2.生態環境破壞嚴重

  稀土開採、選冶、分離存在的落後生產工藝和技術,嚴重破壞了地表植被,造成水土流失和土壤污染、酸化,使得農作物減產甚至絕收。輕稀土礦多為多金屬共伴生礦,在冶煉、分離過程中會產生大量有毒有害氣體、高濃度氨氮廢水、放射性廢渣等污染物。稀土新材料行業現狀分析,一些地方因為稀土的過度開採,還造成山體滑坡、河道堵塞、突發性環境污染事件,甚至造成重大事故災難,給公眾的生命健康和生態環境帶來重大損失。生態環境的恢復與治理,也成為一些稀土產區的沉重負擔。

  3.產業結構不合理,冶煉分離產能嚴重過剩

  稀土新材料行業現狀分析,稀土新材料及元器件研發滯後,在稀土新材料開發和終端應用技術方面與國際先進水平差距明顯,擁有智慧財產權和新型稀土材料及器件生產加工技術較少,低端產品過剩。高端產品匱乏。稀土作為一個小行業,產業集中度低,企業眾多,缺少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大型企業,行業自律性差,內部惡性競爭較為明顯。

  4.價格嚴重背離價值

  稀土新材料行業現狀分析,一段時期以來,稀土價格沒有真實反映其價值,長期低迷,資源的稀缺性沒有得到合理體現,生態環境損失沒有得到合理補償。

  5.出口走私比較嚴重

  受國內、國際需求等多種因素影響,雖然中國海關將稀土列為重點打私項目.但稀土產品的出口走私現象仍然存在。稀土新材料行業現狀分析,2006年至2008年,國外海關統計的從中國進口稀土量,比中國海關統計的出口量分別高出35%、59%和36%,2011年更是高出1.2倍。

  稀土新材料行業現狀分析,稀土材料在我國具有非常大的發展優勢,我們具有豐富的稀土材料原料,由於過去科學技術的不發達,使得這些材料沒有被充分的利用起來。而如今,這些材料被製成稀土材料被世人廣泛的認識。為了增強我國材料的市場競爭力,應該重點研究稀土材料的發展前景,將稀土材料的生產變成產業化鏈,這樣可以使得稀土材料在世界上的競爭力度加強。對促進我國稀土材料穩定的發展具有積極作用。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稀土新材料相關研究報告
稀土新材料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