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中國社會人口老齡化迅速,中國作為人口大國,養老保障問題變得尤為關鍵。從2013年到2014年,養老產業不出意料地進入沸騰期,政策、行業、市場熱鬧非凡。但也有太多迷惑與不確定。市場給予參與者的依然是個艱苦漫長的探索與蛻變期。與此同時,充滿誘惑的中國養老市場也吸引來了一批又一批「外來者」。下面是對2015年我國養老產業現狀分析。
中國進入老齡化社會已是不爭的事實。隨著2014年養老產業相關政策法律法規的井噴,業界似乎看到了養老產業的春天。不過,在「第七屆中國養老產業及養老地產領袖峰會」上,業內專家給火熱的養老市場潑了一盆冷水,指出了當前養老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和瓶頸,提醒各界參與方警惕春天之後還有倒春寒。
中國政府始終將養老問題列為頭等大事,近年來出台了一系列養老改革政策,希望在財政扶持養老服務、醫療事業的同時,大力引入民間資本解決中國養老問題。特別是2013年出台的35號文,明確要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在健康養老產業發展規劃上,中國政府規劃的中期目標是,到2020年,該產業將基本覆蓋生命全周期,其總規模將達到8萬億元。
對於養老產業的前景,全國老齡辦副主任吳玉韶認為,儘管當前養老產業總體形勢很好,但是問題不少。一方面是老年群體總體收入偏低,有效需求不足,消費理念偏消極;另一方面是政府的扶持力度不夠,特別是落實政策難,市場監管不夠;此外,市場的調研、研發、服務都存在一些問題。因此,他認為,養老產業要真正成為朝陽產業,需要一個較長的發展過程,不是35號文一發第二年問題就解決了,所以需要各方的耐心和毅力。更多相關信息可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4-2018年中國養老產業全景調研與投資風險預測報告》。
「別以為35號文等很多文件出台以後,養老產業的春天就來了,出台後面還有倒春寒。」中國老齡產業協會副會長張愷悌說,目前機構養老成活率很低,有些輸得很慘,要進來就要有長期準備,切勿盲目進入。
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副主任黨俊武表示,當前老齡房地產業需求旺盛,參與廣泛,但溢出效應大於自身效應,成功案例少,前景光明但危機已現端倪。原因是選址大多在郊區,客戶群定位偏高端,總體運營收入流不旺盛,核心問題是入住率上不來。
中國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所長張車偉也認為,養老服務產業目前仍然停留在概念和理論層面,其發展至今難以破題。社會各界以及企業對養老產業發展熱情很高,但鮮有成功經驗,更有很多做法如大規模建設養老機構等則存在極大隱患。他認為,養老產業發展難以破題的原因,一方面是老年人收入水平低、負擔能力不足;另一方面是從事養老服務的企業很難真正從養老服務本身盈利。
「要打破這個瓶頸,需要政府和企業共同參與,政府有限投入,讓老年人自己積極參與到老年服務中去,同時讓從事養老服務的企業本身能夠賺到穩定的利潤,把養老服務定義為準公共品,同時把養老的地點主要集中在社區,而不是養老機構,這是今後養老服務業發展的一個根本出路。」張車偉說。
吳玉韶也認為,今後康復護理型養老機構和城區內的中小型養老機構是兩個重點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