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器儀表是用以檢出、測量、觀察、計算各種物理量、物質成分、物性參數等的器具或設備。2018年我國儀器儀表製造業年度總產值為11934.6億元。儀器儀表產業雖然得到了快速發展,但與國外的差距仍然較大。以下是儀器儀表行業政策及環境分析。
經過十年來的發展,我國儀器儀表行業少數產品接近或達到當前國際水平,許多產品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工業自動化儀表及控制系統品種系列較全,為國家重點大型工程配套能力大大提高,現跟隨筆者了解儀器儀表行業政策及環境:
《國家環境保護標準「十三五」發展規劃》:2017年4月,環保部印發《國家環境保護標準「十三五」發展規劃》,同時發布了「十三五」國家環境保護標準制修訂項目清單,涉及18項環境監測儀器與設備標準。《規劃》指出,「十三五」期間,我國將啟動約300項環保標準制修訂項目,以及20項解決環境質量標準、污染物排放(控制)標準制修訂工作中有關達標判定、排放量核算等關鍵和共性問題項目,發布約800項環保標準。此外,《規劃》提出加強環境監測儀器技術要求。
《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2018年1月,《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正式發布。《規劃》指出2020年我國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在50億噸標準煤以內,煤炭消費總量控制在41億噸以內。全社會用電量預期為6.8萬億至7.2萬億千瓦時。規劃明確,「十三五」時期,我國能源發展的主要任務是:高效智能,著力優化能源系統;節約低碳,推動能源消費革命;多元發展,推動能源供給革命;創新驅動,推動能源技術革命;公平效能,推動能源體製革命;互利共贏,加強能源國際合作;惠民利民,實現能源共享發展。
儀器儀表行業分析,2013-2016年,我國儀器儀表製造業規模以上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從7682億元增長到9536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9.40%。2017年,我國儀器儀表製造業規模以上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突破10000億元。
2018年,我國儀器儀表製造業年度總產值為11934.6億元,產值同比增長2.60%。儀器儀表行業政策及環境分析,資產總額為9271.00億元,年度銷售收入為9558.40億元,銷售收入同比增長2.17%;年度利潤總額為869.10億元,利潤同比增長9.97%。
2018年1-12月,我國儀器儀表行業累計完成出口交貨值1347.74億元,占機械行業7.08%,比上年同期增加157.23億元,占機械行業8.88%,同比上升13.21%。其中:工業自動控制系統裝置累計完成出口交貨值300.02億元,占全行業22.26%,比上年同期增加32.32億元,占全行業20.56%,同比上升12.07%。實驗分析儀器累計完成出口交貨值51.69億元,占全行業3.84%,比上年同期增加7.05億元,占全行業4.48%,同比上升15.79%。
現代儀器儀表技術已成為我國的戰略需求。在2021年到2030年,以企業為主體,在共性技術研究基礎上,面向國民經濟和科學研究,開展不同性能指標和特點的大型精密分析儀器的研製,實現產業化;到2030年,實現醫療和食品信息網絡化,構建區域性、全國性健康網絡;實現醫用檢測設備和食品衛生儀器的標準化。以上便是儀器儀表行業政策及環境分析所有內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