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運營商市場市場份額合計占比約達65%。運營商網絡能力開放正在進行時,電信運營商網絡開始悄然發生變革。以下對運營商技術特點分析。
我國運營商市場格局憑藉其網絡帶寬和機房資源優勢,份額占比約達65%,運營商的數據中心雖然體量較大,但是一半以上為自用,其他的機房遍布全國,在核心城市的IDC資源布局不多且客戶較為分散;其餘的市場以第三方數據中心廠商為主,主要為滿足核心城市的IDC需求,如雲計算、網際網路、金融客戶需求等,彌補供需缺口,具備一定的資源稀缺性壁壘。
通信運營行業收入增長嚴重依靠用戶數增長,全球電信行業的技術創新都在圍繞解決用戶來源的問題而努力,而每一代新的技術的商用,也都是以用戶規模作為主要發展衡量指標。這一規律在美中日韓的通信發展歷程中得到了驗證。現從四大拓客方式來分析運營商技術特點。
相關行業,企業根據以上的標籤和維度實時獲取到的精準客戶,可以通過運營商大數據SaaS平台,CRM客戶關係管理外呼系統,對精準客戶進行第一時間的觸達,轉化和成交。
根據移動,聯通,電信三網運營商大數據,可以對相關企業正在做推廣的網站,網頁,官網,落地頁等,進行實時訪客一鍵截流。
相關企業如有歷史沉澱客戶數據等,可以根據聯通大數據進行建模分析,重新將這些客戶數據打上最新的動態標籤:如有無子女,車房,性別,年齡,地域,最近瀏覽什麼網站,app等,讓相關企業了解歷史客戶的最新動態。
如銀行,法院等單位,雖然有客戶和當事人的個人身份證等詳細信息,但是由於客戶和當事人當時留下的聯繫號碼變更了,聯繫不到該客戶和當事人,失聯了,非常棘手。就可以通過移動大數據,根據個人身份證件等信息進行分析和查找客戶和當事人正在使用的聯繫號碼進行復聯。
中國和美國運營商的經常性收入以服務收入為主,趨勢最為顯著。運營商的經常性收入增長几乎和用戶數增長一致,運營商的收入增長几乎完全由用戶數增長驅動的。當用戶數接近人口之後,運營商收入增長將會面臨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