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三大運營商的移動業務用戶保有量來看,中國移動依然遙遙領先,用戶總數高達9.42億戶,而中國電信用戶數為3.51億戶,中國聯通用戶數為3.06億,與中國移動的差距依然不小。信息產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軟體行業作為信息產業的核心組成部分,對一國國民經濟的發展和綜合競爭實力的增強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以下對運營商政策及環境分析。
三大運營商合計營收約7340億元,淨利730.94億元,平均日賺約4.06億元。其中中國電信上半年營業收入1938億元,增長1.7%,淨利潤139.5億元,增長0.3%。中國移動上半年運營收入為3899億元,增長0.1%,淨利潤558億元,下降0.5%。中國聯通上半年營業收入1503.97億元,增長3.8%,淨利潤33.44億元,同比增長10.9%。
為落實前期市場政策,減少市場惡性競爭,運營商某省分已下發了相關文件,對在售通信產品進行了大調整。現從五大標準來分析運營商政策及環境。
國家相關主管部門已向三大運營商下發新的考核要求,將停止考核市場份額。市場份額這個指標是為鼓勵行業良性競爭,之前曾起到過很大作用,但通信市場進入存量市場後,在這個指標的引導下,造成整個行業的惡性競爭,今年行業巨頭--中國移動竟然也出現營收利潤雙下滑,甚至有些省公司出現虧損的狀況。停止考核市場份額將有助於減小惡性競爭。
9月1日起,三大運營商叫停不限量套餐,同時下線了大量低價套餐,三大運營商在流量經營上逐步回歸理性,回歸到價值競爭。應該說不限流量套餐是惡性競爭的產物,慘烈的價格戰是導致三大運營商今年上半年業績慘澹的主要原因。
三大運營商將以2018年為基數,社會渠道費用三年壓降20%,其中渠道酬金逐年下降20%,自2022年起全部取消渠道酬金。
三家運營商的終端補貼合約將全部下架,不再進行銷售。
自2015年起,三家運營商連續五年進行提速降費,先後推出流量不清零、流量轉贈等服務;取消了手機國內長途和漫遊費,大幅降低了中小企業網際網路專線接入資費,降低了國際長途電話費;推廣了六模全網通終端;在全國實行「攜號轉網」;規範套餐設置,流量不再區分省內流量、國內流量,全部統一為國內流量。
隨著行業監管力度的加大,三大運營商將把業務發展轉到高質量發展上來。從價格戰轉到更加關注客戶的服務和體驗上來。如果按照這個趨勢執行下去,運營商的營業收入和利潤肯定會有大幅改善。